苍溪县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招标公告
日期:2025-01-08
收藏项目
一、人民生活幸福美好的山###县城。 第159条 ###市空间结构 以自然山水为底,沿嘉陵江两岸###市空间,强化各片区联系,共营共生共享,打造城中有景、景中有城的###市。规划中心城区形成“一核两翼、一带七片###市空间结构。 “一核”为###市综合服务核心,包括老城片区和江南片区,二者跨江呼应,是承载中心城区主要人口生活的现代品质综合服务核心。“两翼”北翼为高端康养文旅区,南翼为临港产城融合区。“一带”为嘉陵江景观带。“七片”为北部梨仙湖片区、火车站片区,中部老城片区、江南片区,南部紫云—古梁片区、文焕片区和百利片区,详见附表17。 第160条 ###市规划分区 在中心城###市综合功能分区内,根据主要用地类型,规划划分居住生活区、综合服务区、商业商务区、工业发展区、绿地休闲区、交通枢纽区和物流仓储区等七类规划分区,详见附表18。 嘉陵江两侧各规划分区内建设应与河湖管理范围线、洪涝风险控制线等控制线协调,符合相关要求,保障防洪排涝系统的完整性和通达性,保障人居安全。 第161条 ###市建设用地结构优化 至2035年,中心城区###市建设用地********公顷,比现状增加********公顷。其中,规划居住用地面积********公顷,较现状增加********公顷,占比由现状********%降低至********%;工业用地面积********公顷,较现状增加********公顷,占比由现状********%增加至********%;绿地与开敞空间用地面积********公顷,较现状增加********公顷,占比由现状********%增加至********%;详见附表2。 第****局 第一节居住用地 第162条 ****局 高品质打造梨仙湖片区、江南片区和文焕片区居住组团,###****网”理念,建设开放便捷、尺度适###街区;优化提升老城片区****局,加强老旧小区更新改造,完善居住配套设施,引导政策性****局在交通便捷的区域。规划新增居住用地主要位于回水坝、花家坝、杜里坝和文焕社区,老旧小区改造主要在老城中心和北门区域。推动城镇开发边界内的村庄向城镇社区转型,建设城镇新型社区。规划居住用地规模为********公顷###市总建设用地的********%,人均居住用地面积为********平方米。 第163条 保障性住房 建立多主体供给、多渠道保障、租购并举的住房制度,加快完善以公租房、保障性租赁住房和共有产权住房为主体的住房保障体系,适度发展保障性租赁住房。 鼓励利用企事业单位自有闲置土地建设保障性住房;提高利用产业园区工业项目配套用地面积占比上限建设宿舍型保障性住房;适当安排利用新增国有建设用地,新建普通商品住房项目,可配建一定比例的保障性租赁住房;允许闲置和低效利用的非居住存量房屋改建保障性租赁住房。规划在文焕片区安排保障性住房,保障性住房的标准应当执行国家有关规定,廉租房建筑面积控制在50平方米以下,经济适用住房套型建筑面积控制在60平方米左右。 第二节公共管理与公共服务用地 第164条 公共服务体系 规划按###市级—片区级—社区级”三级###市公共管理与公共服务设施体系。规划形成###市级公共服务中心,即老城综合公共服务中心和江南综合公共服务中心;结合片区主****局2个片区级公共服务中心,即梨仙湖公共服务中心和百利公共服务中心;社区级公共服务中心按###市居住区规划设计标准》(GB********—2018)和《社区生活圈规划技术指南》(TD/T 1062—2021)要求配置。至2035年,规划公共管理与公共服务设施用地********公顷,新增********公顷,人均用地********平方米。 第165条 机关****局 保留###路的老城行政服务中心和江南新区行政服务中心,疏解###县级行政办公功能,将有条件的行政办公机构逐步迁至新区,置换出来的用地优先考虑其他公共设施和****局。搬迁百利镇现状行政办公中心至百利产业园,其他片区级行政办公中心依托各片区中心进行建设或改造。社区级行政办公按照社区划分,结合现有办公条件,根据实际需求进行适当改造。至2035年,规划机关团体用地********公顷###市建设用地********%,人均用地********平方米。 第166条 ****局 推动公共文化服务高质量发展,结合红军渡等红色资源建设红军长征公园,保留现状工人文化宫、红四方面军长征出发地纪###县文广中心和文化馆,加强原有文化设施的维护和管理。结合社区生活圈建设社区文化活动站,包括阅览室、文娱室、健身房等基层文化服务设施,实现文化服务的多层级覆盖。至2035年,规划文化设施用地********公顷###市建设用地的********%,人均用地规模********平方米。 第167条 ****局 搬迁现状城郊中学至回水坝,江南片区规划建设江南中学,保留提升其他中小学,按照15分钟生活圈规划配建小学。保留现状幼儿园用地,按照五分钟生****局幼儿园。扩建现状江南片区职业高级中学,腾退文焕片区苍溪机电学校,保留其他教育用地。至2035年,规划教育用地********公顷###市建设用地********%,人均用地********平方米。 第168条 ****局 保留现状苍溪体育馆和体育场,在江南片区规划新增1处体育用地,作为江南片区体育中心,提升承办高能级赛事能力。社区级体育设施按照服务半径均衡配置,配套建设全民健身活动中心、健身广场和多功能运动场,鼓励充分利用公园绿地等场所建设公共体育设施。至2035年,规划体育用地********公顷###市建设总用地的********%,人均用地********平方米。 第169条 医疗****局 规划保留现有综合医院、中医类医院、专科医院和专业公共卫生机构,在原有基础上进行改造升级,提升服务能级;扩建###县人民医院;百利片区规划新建卫生院。结合社区生活圈推进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和托育设施均衡配置,社区卫生服务站用地可结合公共服务设施布置。至2035年,规划医疗卫生用地********公顷###市建设总用地的********%,人均用地********平方米。 第170条 社会****局 完善兜底性、普惠性、多样化的养老服务体系,建立多层次养老服务体系。###县儿童福利院,保留现###县福利院等养老设施,改扩###县回水敬老院,老年人福利院、儿童福利院、残疾人康复中心三者可以结合设置。结合社区生活圈补齐社区养老设施配置,按照适老化标准进行建设改造,建设社区食堂、社区护理站,形成居家养老为主的15分钟****网络。结合梨仙湖片区康养产业发展,推进医养结合发展,打造川东北高端康养服务中心。至2035年,规划社会福利用地为********公顷###市建设用地********%,人均社会福利用地为********平方米。 第三节商业服务业用地 第171条 商业服务业体系 商业服务业设施按###市级—片区级—社区级”三级进行建设。在老城和江南新区规划建设###市级商业中心;结合片区特色功能,规划文焕文旅服务中心和梨仙湖特色商业服务中心2个片区级商圈;结合15分钟社区生活圈布置8个社区级商业服务中心。 第172条 商业服****局 规划保留###街分布的商业用地,腾退低###市场,利用城郊中学和低效工业腾退后用地,引入大型高品质商业服务设施,提升老城商业服务水平。江南片区规划建设现代化商业服务中心,配套大型购物中心、高端酒店和休闲服务等设施。 文焕片区依托红军渡和西武当特色文旅资源,配套文化休闲体验、餐饮和住宿等设施;梨仙湖片区依托梨仙湖生态湿地景观资源,打###街,配套购物中心、餐饮和旅游休闲服务设施。 结合居住小区建设,在步行5~10分钟范围内,优先配齐购物、餐饮、家政、快递、维修等基本保障类业态,引进智能零售终###市场进行标准化、智慧化改造;在步行15分钟范围内,因地制宜发展文化、娱乐、休闲、社交、康养、健身等品质提升类业态。新建社区商业和综合服务设施面积占社区总建筑面积比例不低于10%。结合火车站和高速出入口等****局3###市场,合理选址布置加油、加气、电信、邮政等公****网点。 至2035年,规划商业服务业用地********公顷###市建设总用地的********%,人均商业服务业用地面积********平方米。 第四节工业、仓储和特殊用地 第173条 工业用地 腾退老城内部低效工业用地,引导零散工业企业向紫云—古梁片区和百利****局,原有用地进行统一更新改造。规划工业****局于紫云工业园、古梁工业园和百利产业园,重点发展清洁能源及应用、绿色化工、食品饮料和硅基新材料产业,实现园区差异分工、协同发展。 中心城区工业用地现状和新建工业企业须满足生产安全、公共安全和环境安全等相关要求,严格落实生态环境管控要求,严格执行相关准入门槛;强化嘉陵江干流一公里范围内企业选址论证,严控水环境风险;###市居住生活区、商业商务区等人员密集区域的工业用地禁止新建高污染、高风险工业企业。 至2035年,规划工业用地********公顷,占###市建设用地的********%,较现状增加********公顷。 第174条 仓储用地 结合“公铁水”多式联运条件,在苍溪港北侧规划建设仓储物流园区;保留老城北侧现状仓储用地。至2035年规划仓储用地********公顷,占###市建设用地的********%,较现状增加********公顷。 第175条 特殊用地 ###市建设现状及实际发展需求,明确特****局、数量和邻避控制要求。搬迁现状殡仪馆至城区外,降低对周边居住生活影响;在老城北面规划新增1处宗教用地。至2035年规划特殊用地********公顷,占###市建设用地的********%。 第176条 留白用地 为###市未来发展不确定性,保持规划弹性,###市发展,规划预留留白用****局于紫云—古梁工业园、文焕社区和花家坝。至2035年规划留白用地********公顷,占###市建设用地的********%。 第四章绿地与开敞空间 第一节蓝绿系统构建 第177条 水系结构 规划严格保护嘉陵江,落实河湖管理范围线,增强流域防洪、灌溉与供水等能力;保留沟桥河、九曲溪、卢家濠、文焕片区水系和江南片区水系等5条重要沟渠河流,推进河岸改造,恢复沿线绿地,提高防洪与排涝能力,恢复生态基流,在河道内运用水生植物、生态砾石床、河道沙洲等生态修复技术,提升水体自净能力,确保水质保持在地表水Ⅳ类以上,满足居民亲水戏水需求;整体构建“一江****网体系。 第178条 绿地系统 整体构建“一廊两屏、四核多点”绿地系统。“一廊”即沿嘉陵江打###市滨水景观廊道,加强嘉陵江宽阔水面保护和滨水湿地修复,打造沿江###市各组团的绿地景观开敞空间;“两屏###市东西两条纵向山脉形成的带状绿楔,保护近郊太平山、大仑山、杨家山、老鸱山、赵家山、园包山和天台山等山体,严格管控近山建筑高度,打造“以山为屏”的###市景观。“四核”即依托嘉陵江和周边特色山体打造的四个郊野公园,包括四川苍溪梨仙湖省级湿地公园、西武当—塔子山郊野公园、园包山郊野公园和天台山郊野公园。“多点###市公园、社区公园、广场和组团绿地等空间节点,打造成为居民文化活动、体育锻炼、休闲交往、亲近自然的好去处。 第二节****局 第179条 公园体系 构建“综合公园—社区公园—小游园微绿地”为主体的###市公园体系。###市功能分区,打造花家坝滨水公园、老城滨水公园、杜里坝滨水公园、少###市公园和###市公园;结合15分钟社区生活圈建设,规划北门社区公园、龚家山社区公园、东城社区公园、江南社区公园和赵公坝社区公园;老城区结合旧城更新改造“见缝插绿”,在重要公共###路交叉口、标志性景观、重要建筑等处设置小游园微绿地,服务半径为200~300米。 依托嘉陵江沿线湿###市周边景区打造四川苍溪梨仙湖省级湿地公园、西武当—塔子山郊野公园、园包山郊野公园和天台山郊野公园,以郊野自然景观为主,兼具生态保护、科普教育、生态休闲等多种功能。 第180条 公园绿地 ****局1###市公园,包括4个郊野公园、###市公园、5个社区公园。围绕居民休闲娱乐需求打造舒适宜人、功能完善的公园绿地系统,至2035年规划公园绿地面积********公顷,人均公园绿地面积********平方米。结合城镇开发边界外已建成四川苍溪梨仙湖省级湿地公园(面积共240公顷),人均公园绿地面积可达到12平方米。 第181条 防护绿地 按照国家规范要求,在###路、###路等交通干道两侧,工业区、邻避设施与生****局防护绿地,用于保障周边用地安全、卫生防护距离,减少邻避效应。规划防护绿地面积********公顷,人均防护绿地********平方米。 第182条 广场用地 ###市重要交通枢纽、大型文化设施、公园绿地及商业中****局广场。规划###市级广场,为###市广场和玄武广场,分别位于江南片区和老城片区西武当—塔子****局5个社区级广场。规划广场总用地********公顷,人均********平方米。 第###市绿道与通风廊道 第183条 ###市绿道 打造休闲慢行绿道,依托嘉陵江滨水岸###路,串联红军渡、西武当山、烟丛寺、四川苍溪梨仙湖省级湿地公园等重要自然人文资源,体验山城江景、###市记忆,以旅游观光功能为主。打造生活慢行绿道,###路、肖家坝大###路等景观大道,连接居民区、中小学、商业中心等重要工作生活区,践行绿色低碳、享###市井,以休闲健身为主。###市绿道25公里,万人拥有绿道长度达到********公里以###市绿道服务半径覆盖率超过70%。 第184条 通风廊道 结合中心城区“山谷相间、一江穿城****局特征,顺应主导风向,沿江、沿谷构建“1+3”两级通风廊道体系,将河风、山风###市。一级通风廊道即嘉陵江通风廊道,严格管控嘉陵江沿岸,针对嘉陵江严格实施规划退距,控制两岸开发强度、建筑高度,确保嘉陵江主通风廊道畅通。二级通风廊道###市东西两侧沟谷,###市西北风方向,###市主要交通廊道和楔形绿地空间,预控关键节点空间,连通山风与嘉陵江风道。一是###市公园通风廊道;二是卢家濠通风廊道;三是猕都大道通风廊道。 第###市品质 第一节历史文化保护 第185条 文物保护单位保护 ###县中心城区涉及省级文物保护单位6处(烟丛寺、临江寺###县委苏式办公楼、红四方面军强渡嘉陵江渡口遗址、崇霞宝塔、金洞梁引水###县级文物保护单位2处(西武当真武宫、宝云寺)。 严格保护各级历史文物保护单位,对省级保护###县级保护单位予以重点保护,按原貌保存原则,进行整修维护,恢复其历史原貌,划定其周边保护范围,并根据实际情况确定建设控制地带。涉及一般不可移动文物13处,一般不可移动文物不得擅自迁移、拆除,因建设工程确需迁移、拆除的,应当严格按照文物保护法律法规的规定办理相关手续。 第186条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 采用建立非物质文化展示中心、非物质文化遗产教学基地、非物质文化遗产节庆基地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基地等保护方式,定期组织和举办文化创意活动、节庆活动和非物质文化博物馆参访活动。 第###市景观塑造 第187条 ###市空间轮廓 保护城区东西两侧韩家山、白鹤山、西武当山、塔子山、寨子山、古儿包等主要山体的景观形态,加强山体周边建筑高度控制,依托嘉陵江宽阔水面,加强河岸生态治理,打造优美滨水岸线,形成“东西两屏、一江两岸、山环水抱##****局,展现显山露水、开敞开放、高低起###市空间轮廓。 第188条 景观廊道 构建“一廊五带”景观廊道体系。“一廊”即嘉陵江景观廊道,推进嘉陵江河岸生态治理,打造人水和谐的亲水岸线,塑造###市各组团的主要景观廊道;“五带”即九曲溪景观带、卢家濠景观带、江南水系景观带、文焕滨水景观带和回水坝沟桥河景观带,整体提升沿沟沿渠生态保育、景观游憩、防洪储蓄等功能,通过土壤、植被修复策略,恢复河渠滩地和岸线,沿线布置商业功能、文体功能、公园广场,形成功能联动,形成居民日常生活休闲的重要区域。 第189条 景观节点 规划形成“四园七桥多点###市景观节点。“四园”为四川苍溪梨仙湖省级湿地公园、西武当—塔子山郊野公园、园包山郊野公园和天台山郊野公园,作为人们休闲游憩的重要场所;“七桥”为中心城区规划的跨江大桥,包括嘉陵江大桥、杜里坝大桥、红军渡大桥、肖家坝大桥等7处跨江大桥,从桥梁形式、灯光、色彩等方面打造特色桥梁景观,展现苍溪特色山水景观;“多点”为老城滨水公园、杜里坝滨水公园、花家坝滨水公园、杜里坝广场、###市广场、少###市公###市重要公共空间。 第190条 视线通廊 选取跨江大桥、杜里坝广场###路路口等重点开敞空间为观山点,依托垂直于韩家山、白鹤山、少屏山、袁家湾山和李家岩重要山体###路###路两侧建筑高度和建筑界面,打###街###街等10条观山廊道。 利用河谷台地高差和高层建筑,选取###市广场和各片区服务中###市看水平台,结合垂直河###路和带形广场,保护观看嘉陵江宽阔水面和河流迂回处等重要观景面的视线廊道,###街###路等5条看水廊道。 第191条 建设高度控制 沿江建筑高度控制。将嘉陵江开阔水面###市前景,打造优美的岸线景观,滨江建筑整体呈前低后高“****局,同时结合跨江大桥在****局高层建筑形成视线焦点,形成起伏有致的滨江天际线。 近山建筑高度控制。将城区外围东西两翼山体###市景观背景,根据山体高度,在山边划定24米建筑高度控制区,营造依山就势、低矮缓###市景观,实现显山透绿。 严格管控建筑高度,其中住宅建筑高度不应超过60米,不得新建超高层住宅,公共建筑的建筑高度原则上应控制在100米以下,特殊地标性公共建筑建设项目若超过100米,相关部门审批时应征得同级消防部门的同意。 第192条 开发强度控制 强度四区。以高强度开发为主,包括江南新城门户区和跨江大桥桥头区域。重点控制建筑形态、体量,容积率宜控制在********以****局,###市规模和空间尺度相适宜。 强度三区。以中高强度开发为主,包括各组团中心区域。容积率宜控制在********以内,引导新建建筑与强度一区形成高低错落关系,控制老城区开发强度较高、人口密集、交通拥堵地段新建高层建筑,禁###市通风廊道和观山廊道上新建高层建筑群。 强度二区。以中强度开发为主###市建设主要基调。容积率宜控制在********以内,新建建筑应与原###市空间秩序相协调,形成疏密有度、错落有致、城中透###市空间形态。 强度一区。以中低强度开发为主,包括传统文化风貌区等紧邻自然生态、历史人文、景观敏感等重点地段和较低强度的工业、物流仓储集中区。容积率宜控制在********以内,保护整体风貌和环境景观。 生态景观控制区。以低强度开发为主,主要为绿地与开敞空间。容积率宜控制在********以内,优先建设包括绿廊、慢行道、驿站、公厕等设施,各类公园内新建、改建、扩建各类建(构)筑物,应严格按照经批准的详细规划及建设工程设计方案实施,不得破坏景观和环境。 中心城区具体地块用途、边界定位、开发建设强度、用地兼容等规划管控要求在详细规划中确定,有关强制性内容从其规定。详细规划可结合详规单元和具体地块实际情况优化调整该区域容积率、建筑高度等使用强度控制指标;鼓励提高工业用地开发强###市地标性建筑地块的容积率经科学论证后可适当提高。 第###市风貌提升 第193条 整体风貌 基于中心城区****局,###市建筑风格和色彩引导,以新川东北建筑风格和现代简约风格为主,色彩主要为低彩度、中高明度的米白色和米黄色,有机融合山、水、桥、城要素,形成清新亮丽、“山水城景”相融共生的山水###市风貌。 第194条 风貌分区 老城传统风貌区,建筑改扩建应体现现存历史文化遗迹的传统建筑符号,严格管控建筑高度、体量和色彩,###街巷空间肌理和风貌特色,将嘉陵江大桥打###市文化新地标,营造精致雅气、水墨诗###市风貌。 ###市风貌区,利用片区内丰富的水景观资源和多处跨江大桥,形成阔江、平桥、绿城相###市景观,将肖家坝大桥、红军渡大桥、杜里坝大桥打造为展示苍溪现代化风貌的名片,建筑平坡屋顶混合设置,以白灰色为主色调,形成清新淡雅、温暖明亮的环境氛围,形成滨水生态风貌居住区,突出###市独特的建筑景观。 现代工业风貌区,以产业生产功能为基础,结合现代建筑风格与工艺流程,控制园区入口###路沿线界面和节点处建筑体量,色彩以浅色调、白灰色系为主,打造简约大气、绿色时尚的园区风貌。 第195条 界面控制 ###街空间控制。以交通、景观功能为###市主干道和次干道应适度###路两侧建###街道宽度的比值宜控制在1:1至1:2之间,以生活、商业功能为####路可适度###路两侧高层建###街道宽度的比值宜控制在1:1至2:1之间,营造活力氛围。 ###街绿化控###市主干道和次干道两侧具备条件的新开发地块应设置适当绿化,###市主干道绿化覆盖率不小于15###市次干道两侧绿化覆盖率控制不小于10%。 ###街建筑控制。建筑####路红线的距离应尽量平齐统一,避免形成错乱不###市界面。滨江、近山区域应采用塔式及短****局,形成疏###市界面,避免形成“###街道景观。建筑形体应力求简洁,并有良好的比例关系。 第196条 场景营造 ###市公园体系为核心,结合滨水空间、广###街巷空间等开敞空间,营造功能复合的“公园+”场景。 发挥公园绿色空间的集聚作用,加快公园无边界整体设计、公园文化多层次开发、公园景观化提升改造,促进人群交流互动,营造开放舒适“公###街区”新消费场景。围绕绿地与开敞****局各类公共服务设施、组织工作空间,营造优质共享的“公园+公共服务”场景、富含活力的“公园+工作场所”场景。###市绿道、游憩水系,拓展休闲娱乐、体育健身、红色教育等活动空间,营造丰富多元的“公园+游憩体验”场景###路林荫化率与绿视率,构建多元体验****网和便捷舒适的****网,营造简约健康的“公园+慢行交通”场景###市历史文化遗存为载体,打造体现苍溪红色文化特质、蕴含红军精###市文化地标和文化符号,营造融汇古今的“公园+文化传承”场景。 第###市更新行动 第197条 更新单元 根据苍溪中心城区建设现状及目前存在的突出问题,以产城融合、生态宜居为目标,规划将中心城区建成较早区域###市更新范围,总面积********公顷,划定3类###市更新单元,详见下表。 表4 中心###市更新单元一览表 单位:公顷 序号 更新单元名称 面积 范围 1 ###街区 ******** ###街以###街以###路以北和城郊中学以南区域。 2 城东老旧居住小区 ******** 卢家濠沟渠以西###街以###路以###路以南区域。 3 北门老旧居住小区 ******** 原城郊中学以北区域。 4 城西老旧居住小区 ******** ###街###街以西、肖家坝大道以###路以北和韩家山以南区域。 5 少屏老旧居住小区 ******** ###路以西、烟丛寺以###路以北和嘉陵江以南区域。 6 武当低效工业区 ******** 卢家濠沟渠以东区域。 7 文焕低效工业区 ******** 文焕社区居委会以南区域。 8 紫云低效工业区 ******** 破产企业华朴一期二期用地。 第198条 功能定位 规划将###街区更新单元打造为苍溪传统商业体验区,引入新功能、新业态,###市功能结构,###市传统风貌,提升特色文旅消费体验;将城东老旧居住小区、城西老旧居住小区、北门老旧居住小区、少屏老旧居住小区等更新单元打造为展现苍溪传统文化的活###街区;将武当、文焕低效工业更新单元打造为高品质宜居生活区,利用工业腾退用地,完善生活服务配套,植入绿色休闲场景,建设高品质住宅;将紫云低效工业更新单元打造为绿色工业发展区,腾退破产工业企业,引入高技术产业,提升园区工业用地效能。 第199条 ****局优化 针对更新对象,匹配保护修缮、综合整治、改造提升、功能置换、拆旧建新等差异化改造方式,优化各更新****局;通过腾退新建、零星地块利用等方式增加公园绿地广场,打造高品质的嘉陵江滨水景观带和卢家濠滨水景观带,提升各单元整体环境品质;充分利用公共事业用地、存量闲置用地优先安排居民急需、短缺的公共服务设施;修缮######路###路改造增加公共停车场所,###市管线等基础设施;整体###市品质。 ###街区充分利用屋顶空间、滨###街旁空间、基础设施周边空间、低效用地等5大类剩余空间,通过改造提升、功能置换等方式,丰富交往空间、加强景观设计、提升美学体验、推动艺术介入、创新商业场景、###市商业空间。 老旧居住小区采取综合整治、改造提升、功能置换、拆旧建新等方式,结合15分钟社区生活圈建设,见缝插针补齐民生设施短板,优先保障教育、医疗、养老、托育等公共服务设施。鼓励通过功能置换方式,增补公共服务设施。 老旧工业区更新单元重点识别单元内零散、低效、闲置工业用地,引导老旧工业企业向产业园区搬迁,将用地置换为居住和公共服务设施用地,提高城区环境质量和服务水平;鼓励利用合适的老厂房老设施,改造为发展文化创意、工业旅游等的产业空间。 第200条 ###市更新底线要求 在###市更新规划建设时须把安全发展理念###市更新工作各领域和全过程,满足规划、环保、节能、人居安全、消防安全等规范要求;坚持“留改拆”并举、以保留利用提升为主,在###市更新行动中,严格###市更新底线管控要求,防止大拆大建。 坚持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不破坏地形地貌,不伐移老树和有乡土特点的现有树木,不挖山填湖,不随意改变或侵占河湖水系;加强历史文化保护传承,不随意改老地名,不破坏老城区传###街巷肌理,不随意迁移、拆除历史建筑和具有保护价值的老建筑,鼓励依法依规合理利用历史建筑,防止脱管失修、修而不用、长期闲置。 ###市更新时须严格落实控制性详细规划、相关专项规划明确的风貌形态、用地性质、开发强度、配套设施等内容,不得减损教育、医疗卫生、文化体育等公共服务设施的服务能力。 第六章交通体系 第201条 对外交通及站场 ###路。以现###路为基础,规划广元港苍溪港###路专用线,设置广元港苍溪港区货运站,强化铁水联运优势。现状苍溪火车站保留客运功能。 航运。以现状苍溪港区为基础,加###路###路专用线建设,打造多式联运的现代化物流运输平台。规划设置苍溪港区红军渡、梨仙湖两处旅游码头,满足水上旅游客运需求。 ###路。以现状兰海高速为基础,保留苍溪出入口,规划新建百利出入口,连接百利干道****网。规划建设南苍三高速连接线。 对###路。构建“一环多射######路系统。规划实施国道G212城区段改线工程,经百利大桥改线至嘉陵江西侧绕城而过;规划建设苍###路,自城区东侧绕城穿过,联合国道G21###路形成绕城环线。规划建设苍阆、苍白、苍###路,实施省道S521、S205等改造升级工程,加快南苍###路连接线建设,形成四向开放的城###路。 第202条 ****局 规划####路分为对###路###路###路###路四级。 沿嘉陵江延伸江南干道经火车站片区至梨仙湖片区,形成嘉陵江西侧###路;原国道G###路改造升级形成嘉陵江东侧###路,串联梨仙湖、老城、文焕、紫云—古梁片区。规划形成杜里坝、红军渡、肖家坝、百利、梨仙湖、古梁6座主干跨江大桥,增加过江通道供给,提升片区间跨江联系;其他主干道作为补充,加强与对###路联系,提升各片区对外交通联系。规划形成“2+6+****网结构。 ****网总长度********千米,其中对###路总长********千###路总长********千###路总长************网密度********千米/平方###路总长************网密度********千米/平方千米。在详细规划中,应充分考虑组团特点****网密度指标。 第203条 ###路红线和断面 规划对###路红线宽度30米,双向六车###路红线宽度36米,双向六车###路红线宽度25米,双向四###路红线宽度15米,双向二车道。 表5 中###路断面 单位:米、条 ###路分类 宽度 板块 机动车道 非机动车道 分隔带 人行道 宽度 车道 宽度 宽度 宽度 对###路 30 3 22 6 3×2 1×2 — ###路 36 3 22 6 3×2 1×2 3×2 ###路 25 — 15 4 ********×2 — ********×2 ###路 15 — 8 2 — — ********×2 第204条 公共交通 规划撤销现状北门沟汽车站,规划在肖家坝新建城西客运站,承接现状北门沟客运站城乡客运、公共交通运输功能;保留火车站片区现状苍溪客运站,承担长途客运任务。结合城西客运站及苍溪客运站设置两处公交枢纽站。 ###****网的新建和改造,公交停靠站尽可能采取港湾式。规划中心城区****网密度应达到3~5千米/平方千米###路非直线系数不大于********,建成区任意两点之间公共交通可达
不超过40分钟。规划片区###路停靠站设置间距为500~1000米,片区内为200~500米。 第205条 慢行交通 树立绿色出行理念,依托嘉陵江两岸打造休闲型慢行绿道#####路打造生活型慢行绿道。休闲绿道结合滨水绿地打造,规划绿道宽度不小于3米,绿道纵坡原则上应小于********%,最大不宜超过8%。确因地形原因纵坡超###路段,应辅以梯步解决竖向交通。生活绿道####路非机动车道、人行道设置,绿道宽度不小于********米,绿道坡度应小于********%,最大不宜超过8%。 第206条 停车设施 建立以配建停###路外公共停###路内停车为补###市停车发展模式。配建停车须严格按照建筑物停车泊位配建标准执行,建议纳入土地出让条件。规划在站场、商业、文化和服务集中区的交通主要出入口设置公共停车场,鼓励利用公园绿地、广场用地以及商业用地等合并建设社会公共停车场。###路内停车泊位占停车泊位总量的比例,提供短时停靠,从###路内停车泊位原则上可设在交通量不###路###路上。###路###路内停车泊位设置在单侧。 ###市政设施 第207条 给水工程 采用人均综合用水量法,确定最高日用水量为7万立方米,2035年中心城区集中供水率达100%,饮用水水源水质达标率100%。规划中心城区饮用水水源为亭子口水库,大洋沟水库作为应急水源。近期保留嘉陵江地表水源,规划保留现状江南###县城水一厂,扩建中梁子供水厂,规划新建经开工业水厂,保障中心城区供水规模达到7万立方米/日。 第208条 排水工程 规划采用雨污分流的排水体制,雨水就近快排,###市各功能组团打造分区分类污水治理模式,规划综合生活污水排放系数为********,中心城区污水产生量为********万立方米/天,规划扩建现状2座污水处理厂、新建百利生活污水处理厂总处理能力为7万吨/日,规划新建经开区工业污水处理厂。污水处理厂排放标准达国家《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2002)中的一级A标,企业必须将工业废水处理达到国家排放标准后再纳###市政污水管道进入城镇污水处理厂统一进行处理。 第209条 再生水工程 规划中心城区结合石家坝生活污水处理厂建设再生水厂,再生水水源为污水处理厂出水,再生水厂供水能力为2万立方米/日。 第210条 ###市 落实低影响开发理念,落实系统化全域推进###市建设省###县建设要求,完善灰绿结###市雨水排放体系。加强###市建设,规划至2025年,中心城区75%以上建成区面积达到雨水年径流总量控制率要求,至2035年,中心城区90%以上建成区面积达到雨水年径流总量控制率要求。健全排水体制,****网设计标准,提升中心城区低洼地段、行洪河道和排水防涝主出口等薄弱环节蓄排水能力。 第211条 电力工程 采用人均综合用电量指标法,确定中心城区用电负荷约21万千瓦,规划预留220千伏百利变电站、新建220千伏苍溪紫云变电站;保留现状110千伏陵江变电站,扩建古梁变电站,新建马鞍山变电站;规划新建35千伏亭子变电站,保留城郊变电站,扩建芙蓉变电站。低压****网****网配电,高压电力廊道管控应满###市电力规划规范》(GBT********)相关要求。中心城区新建建筑物配建的停车场,以及###市公共停车场按照15%~25%比例配建充电设施。 第212条 燃气工程 采用人均综合用气指标法,确定中心城区总用气量为8万标立方米/天。规划扩建现状苍溪配气站,新建经开园区配气站1座,占地********公顷。燃气场站、管线与其他建筑、架空电力线、可燃物###路###路等的安全间距应满足《石油天然气管道保护法》《城镇燃气设计规范》(GB********)及《燃气工程项目规范》(GB********)等相关国家法律法规和标准规范的要求。 第213条 通信工程 采用普及率法确定至2035年固话用户5万户,宽带用户6万户,移动电话用户22万卡号。推进资源高效利用,统****局所、基****局****网合一”光纤入户。规划保****局1座,保留****局1座,按照服务半径2~5公里****局5处,保留现状有****局,基站按照200~300米间距加****网络建设。 第214条 环卫工程 采用人均垃圾产生量法确定至2035年生活垃圾产生量为200吨/日,生活垃圾回收利用率达45%。实行生活垃圾分类投放、密闭压缩式收运和分类处理模式,迁建现状垃圾转运站,规划至2035年全域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100%以上,城镇垃圾分类设施覆盖率达到100%,城镇污泥无害化处置率达到100###县医疗垃圾统一收集###市集中处理。 第八章综合防灾 第215条 防洪排涝工程 中心城区嘉陵江按50年一遇标准设防,其余河道按20年一遇标准设防。中心城区内涝防治标准不低于20年一遇。嘉陵江及与嘉陵江相连区域河段防洪标准需与亭子口工程相协调。 第216条 消防设施建设 按照5分钟到达事故现场,责任范围控制在4~7平方千米的要求设置消防站,规划中心城区共设消防站4座,保留现状老城消防站,新建3座。完善****局,逐步将危险品生产、存储企业向园区集中,实施危险化学品企业安全风险排查防控和安全提质工程。严格按照标准规范建设危险化学品仓储设施,实行危险化学品分类、分区、分库储存,加强危险###路运输管理,落实危险###路###路线有关规定和要求。加强消防给水建设,室外消###路按间距不大于120米布置###路交叉口保证有一处消火栓。 第217条 人防设施建设 中心城区按“三类”###市标准设****局###市人防工程设施****网音响覆盖率100%,战时留城人口40%的控制指标,人均人防工程量达到1平方米。以结建式防空地下室为主、大型公共人防工程为重点建设人防工程体系,实施人防工程互联互通建设,形成完###****网络,完善信息化防空预警系统。 第218条 抗震减灾工程 根据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GB********—2015),中心城区地震动峰值加速度为********,地震动反应谱特征周期********,地震基本烈度值为Ⅵ度,学校、医院等人员密集场所按高于当地房屋建设抗震设防要求1档或不低于重点设防类的要求进行设计和施工,重大工程依据审定的地震安全性评价结果进行抗震设###市所有建筑应按现行国家《建筑工程抗震设防分类标准》(GB********)确定抗震设防类别且符合抗震设防标准的要求,并按《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地震动反应谱特征周期********进行设计。经济开发区应开展区域性地震安全性评价工作。 第219条 应急避难场所建设 按照分级响应就近疏散的原则,依托学校、体育场馆等设置固定避难疏散场###街头广场、公园等场所设置紧急避难场所,固定避难场所按人均有效面积不小于2平方米预留,紧急避难场所按人均有效面积不小于********平方米预留。依托中心###路等作为一级疏散通道有效宽度不小于7米,依托中心###路作为二级疏散通道有效宽度不小于4米。结合应急管理中心建设综合应急物资储备库,结合社区固定****局应急物资储备点。 第九章地下空间 第220条 适宜性评价 开展地下空间适宜性评价,初步判识地下空间均可开发,地下空间开发利用前应结合专项规划进一步分析确定。规划预###县中心城区地下空间需求总量约为80万平方米,人均地下空间面积约4平方米。 禁止建设区内除必须且无法避让、符合国土空间规划的线性基础设施建设以外,原则上禁止利用地下空间。限制建设区内开发利用地下空间前,应开展安全影响评估,经论证影响较小且防范与治理措施可行的情况下再合理利用。适宜建设区鼓励地上地下空间协同发展,推动地下空间竖向立体综合开发和横向联通开发。 第221条 开发指引 推动中心城区地上地下空间统筹协调和综合利用,规划结合中心商业区及火车站点等区域确定重大开发区4处,按照地下多功能空间建设,其余区域确定为一般建设区,主要以配建功能为主。结合地上用地性****局地下停车、人防设施###市政设施和地下工业设备等设施。加快城镇综合管廊管沟建设,新建江南干道干线综合管廊,新建老###路###路###路缆线管廊。 第222条 分区管控 地下建筑不宜超过三层,主要开发空间为浅层(地下15米内),主要作为地下公共商业、公共设施、地下停车等设施建设,次浅层(地下15~地下30米)及以下区域原则上暂不做开发,留待远景开发利用。 第十章“四线”管控 第223条 绿线范围与管控要求 将规划的杜里坝滨水公园###路两侧防护绿地和工业园区防护绿地###市绿线管控。其他绿线范围由专项规划和详细规划依###市绿线管理办法》具体划定。 ###市绿线严格按###市绿线管理办法》进行管控。 第224条 蓝线范围与管控要求 按照中心城区50年一遇防洪标准,###市防洪堤建设加强嘉陵江管控,###市防洪防涝和通航安全。其他蓝线范围由专项规划和详细规划依###市蓝线管理办法》具体划定。 ###市蓝线严格按###市蓝线管理办法》相关要求进行管控。 第225条 黄线范围与管控要求 将供水###市供水设施,污水处理厂,燃气储配站,水电站、变配电###市消防设施,防洪堤、防洪闸、###市防洪设###市抗震防灾设施以及其##****局有影###市基础设施###市黄线管控范围。其他黄线范围由专项规划和详细规划依###市黄线管理办法》具体划定。 ###市黄线严格按###市黄线管理办法》进行管控。 第226条 紫线范围与管控要求 点位###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公布保护的历史建筑,在下层级规划中将其保护范围###市紫线。 ###市紫线严格按###市紫线管理办法》实施管控。 第五部分实施保障 第一章规划传导 第227条 上级规划落实 依据###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涉###县的强制性内容包括自然保护地名录、历史文化资源名录、灾害安全管控要求和重大基础设施建设等;下达###县的约束性指标包括耕地保有量、永久基本农田保护面积、生态保护红线面积、城镇开发边界扩展倍数、人均城镇建设用地面积等;涉###县的引导要求包括主体功能分****局、产业发展等内容。本规划对上级规划确定的强制性内容和下达的约束性指标均已严格落实,详见附表19。 第228条 下级规划传导 乡镇级国土空间总体规划应严格落实本规划确定的耕地保有量、永久基本农田保护面积、生态保护红线面积等约束性指标,规划指标不得低于本规划下达的目标值;应严格落实本规划确定的自然保护地体系、历史文化保护、重大基础设施建设、综合防灾等强制性内容,对照本规划制定的自然保护地一览表、历史文化保护名录、重点建设项目清单、抗震防洪标准等内容,落实相关控制性要求,详见附表20、附表21。 第229条 专项规划传导 各类专项规划编制要以本规划为基础,不得违背本规划确定的空间战略、总体目标、****局、约束性指标、重大政策等管控约束要求,涉及空间利用的项目,应明确项目范围、面积、线型等空间###县域空间类专项规划应重点分析与耕地和永久基本农田、生态保护红线、城镇开发边界、历史文化保护等规划控制线的关###市建设类专项规划应重点分析与中心城区绿线、蓝线、黄线等规划控制线的关系。依法批准的专项规划应及时纳入国土空间规划“一张图”实施监督信息系统。 第230条 详细规划传导 详细规划应对本规划进行深化细化,严格落实本规划刚性管控和传导内容,实现刚弹兼顾、编管结合。严格落实本规****网密度、公园绿地和公园绿地广场步行5分钟覆盖率等约束性指标;严格落实本规划确定的中心城区“四线”空间管控要求、公园绿地面积指标、结构性绿地和水体等****局、重大交通枢纽布###市安全与综合防灾体系、地下空间和****局等强制性内容。在满足刚性管控条件下,允许结合地形地貌等实际情况对本规划进行深化细化,加强与本规划在优化公共****局、提升公共服务水平方面的衔接,细化落实建设高品质宜居地的公共服务配套要求;与本规划在节约集约用地、###市****局、发展特色产业等方面加强衔接。中心城区共划分7个详细规划编制单元。 支持中心城区城镇开发边界内或交界处的村庄,随中心城区一起编制详细规划,以“城带村”的方式推动城乡功能对接和结构优化。 第二章近期行动 第231条 县域近期建设 县域近期充分衔接###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重点聚焦土地综合整治、生态保护修复、新型城镇化建设、区域重大设施建设等方面,优先保障用地空间,制定近期建设行动计划,纳入重点项目安排表。 加快实施土地综合整治。落实农产品主产区功能定位,切实保障粮食安全,通过开展耕地恢复、耕地后备资源开发、高标准农田建设等农用地整理项目,保持耕地总量动态平衡,提升耕地质量等别。推动建设用地整治,加强土地节约集约利用,有序推进宅基地整治,加快城镇闲置用地盘活,推动嘉陵江、东河沿岸废弃采矿用地复垦复绿。 加快实施生态保护修复工程。在嘉陵江、东河、插江流域等水土流失程度较高区域开展水土流失治理工程;通过实施嘉陵江、东河等流域城镇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建设、生态岸线复绿、湿地生态修复等工程项目,切实改善水生态环境;实施矿山生态修复,形成一批绿色矿业发展示范区,实现矿山全面绿色化###县域内地质灾害隐患,分类开展避险搬迁和工程防治工程;系统开展农村环境整治。 加快实施新型城镇化建设。积极发展以天然气综合利用为核心的清洁能源化工产业,通过产业带动,适度拓展城区规模,将苍溪中心城区###县域新型城镇化发展核心区域。在中心城区外,培###县域副中心,建成一批中心镇,辐射带动乡村地区,全面推动城乡融合发展。实施城镇基础设施改善工程,提升污水处理能力和运行效率;提升农房建造品质和风貌,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深化土###市场化配置改革,建立健全城乡统一的建###市场。 加快区域重大基础设施建设。推动苍溪通用机场项目落位,加快实施绵苍###路、南苍###路、###路、###路、国道G212城区段改线、苍溪至###路、省道S2###路升级改造,苍###路等项目建设;加快实施亭子口、罐子坝灌区等水利工程建设,苍溪三川、亭子口等35千伏配电化变电站、天然气开采、集输等能源工程建设,详见附表22。 第232条 中心城区建设 近期加快江南###市新中心建设###县美术馆、博物馆、非遗展示馆等文化设施建设。老城区实施城镇基础设施改善和品质提升工程,着力构建优质均衡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逐步补齐设施短板,提升社区生活圈公共服务供给水平。加快紫云—古梁片区和四###县经济开发区建设,大力发展清洁能源、食品医药、机电制造产业集群,促进产城融合。涉及新建办公房、行政综合楼等项目,严格落实国省相关政策,按中央、国家和省有关规定办理###县中心城区城镇开发边界内近期建设项目共62个,包括交通项目1###市政项目2个、水利项目9个、公共服务设施项目29个、产业项目4个、旅游项目2个、居住项目2个,涉及用地********公顷,详见附表22。 第三章政策机制 第233条 政策配套 坚持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严格落实耕地“两平衡一冻结”制度,确保可以长期稳定利用的耕地不再减少;以国土空间规划为依据,新增建设用地计划指标优先保障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和乡村振兴用地需要。大力推进土地利用“增存挂钩”制度,盘活存量建设用地;积极推动###市更新相关政策,探索可持续更新模式,稳妥###市改造提升;积极开展“亩均论英雄”,切实提高园区及工业企业单位面积产出效益;探索推行国有建设用地多用途混合利用改革,促进土地节约集约利用;积极争取开展集体经营性建设###市试点,促进土地要素在城乡自由流动。积极争取土地综合整治试点,合理优化****局,增加有效耕地面积、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和生态环境,盘活乡村存量建设用地,增添乡村发展活力。深化户籍制度改革,全面放开各城镇入户条件,建立健全农民工住房保障制度。 第234条 定期评估 建立“定期体检、五年一评估”的定期评估机制,对本规划开展常态化体检评估,将其结果作为修改、调整本规划和审计、执法、督察的重要参考。 第四章实施监督 第235条 监督预警 依托国土空间基础信息平台和国土空间规划“一张图”实施监督信息系统,实现本规划实施全过程在线管理。探索国土空间规划实施预警制度,利用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重点对国土空间资源过度开发、资源粗放利用和突破红线管控范围等行为进行监测预警。持续完善苍溪经济开发区、苍溪化工园区的水、气、土污染协同预防预警体系。 第236条 实施考核 严格规划实施监管,建立健全规划实施监督考核问责制度,将规划执行情况纳入自然资源执法督察内容,健全自然资源督察制度,构建联动督察工作机制;把规划的实施和执行情况纳入相关领导干部经责审计和离任审计范围。加强国土空间规划行业管理。积极引导公众参与本规划的实施和监督,建立健全国土空间规划专家智库咨询论证制度,全面促进社会参与。 附表 1. 县域国土空间功能结构调整表 单位:平方千米 用地类型 规划基期年 规划目标年 面积 面积 耕地 ******** ******** 园地 ******** ******** 林地 ******** 依据上级下达指标确定 草地 ******** ******** 城乡建设用地 城镇 ******** ******** 村庄 ******** ******** 区域基础设施用地 ******** ******** 其他建设用地 ******** ******** 陆地水域 ******** ******** 备注:1.城乡建设用地规划基期年数据采用2020年度国土变更调查###市、建制镇、村庄用地数据。 2.区域基础设施用地包括区域性交通运输用地、公用设施用地。 3.本表不计算合计数(未统计湿地、其他土地等地类)。 4.规划目标年林地面积依据上级林草主管部门下达指标确定。 2. 中心城区城镇建设用地结构规划表 单位:公顷、% 序号 用地类型 规划基期年 规划目标年 面积 比例 面积 比例 1 居住用地 ******** ******** ******** ******** 2 公共管理与公共服务用地 ******** ******** ******** ******** 其中 机关团体用地 ******** ******** ******** ******** 文化用地 ******** ******** ******** ******** 教育用地 ******** ******** ******** ******** 体育用地 ******** ******** ******** ******** 医疗卫生用地 ******** ******** ******** ******** 社会福利用地 ******** ******** ******** ******** 3 商业服务业用地 ******** ******** ******** ******** 其中 商业用地 ******** ******** ******** ******** 商务金融用地 ******** ******** ******** ******** 娱乐用地 ******** ******** ******** ******** 4 工矿用地 ******** ******** ******** ******** 其中 工业用地 ******** ******** ******** ******** 采矿用地 ******** ******** ******** ******** 5 仓储用地 ******** ******** ******** ******** 6 交通运输用地 ******** ******** ******** ******** 其中 ###路用地 ******** ******** ******** ******** 交通设施用地 ******** ******** ******** ******** 7 公用设施用地 ******** ******** ******** ******** 8 绿地与开敞空间用地 ******** ******** ******** ******** 其中 公园绿地 ******** ******** ******** ******** 防护绿地 ******** ******** ******** ******** 广场用地 ******** ******** ******** ******** 9 特殊用地 ******** ******** ******** ******** 10 留白用地 ******** ******** ******** ******** 合计 ******** 100 ******** 100 备注:1.各类用地按照《国土空间调查、规划、用途管制用地用海分类指南》(自然资发〔2023〕234号)进行统计。其中交通设施用###路、港口码头、交通场站及其他交通设施等用地。 2.现状留白用地为中心城区城镇开发边界范围内标注为城镇(202)属性的未利用地。 3.中心城区城镇开发边界范围(********平方千米)内保留********平方千米宅基地和********平方千米河流水面。因单位转换和四舍五入原因,分项数据与加总数据存在误差。 3. 规划指标体系表 编号 指标项 2020年 2025年 2035年 指标 属性 指标 层级 一、空间底线 1 生态保护红线面积(平方千米) ******** ≥******** ≥******** 约束性 县域 2 用水总量(亿立方米) ******** 依据上级下达指标确定 依据上级下达指标确定 约束性 县域 3 永久基本农田保护面积(平方千米) ******** ≥******** ≥******** 约束性 县域 4 耕地保有量(平方千米) ******** ≥******** ≥******** 约束性 县域 5 森林覆盖率(%) ******** 依据上级下达指标确定 依据上级下达指标确定 预期性 县域 6 草原综合植被盖度(%) — — — 预期性 县域 7 湿地保护率(%) ******** ≥******** ≥******** 预期性 县域 8 自然和文化遗产(处) 368 以相关部门公布数据为准 以相关部门公布数据为准 预期性 县域 9 自然保护地陆域面积占陆域国土面积比例(%) ******** ≥******** ≥******** 预期性 县域 10 水域空间保有量(平方千米) ******** ≥******** ≥******** 预期性 县域 11 城镇开发边界扩展倍数 ******** ≤******** ≤******** 约束性 县域 二、空间结构与效率 12 人均城镇建设用地面积(平方米) ******** ≤80 ≤100 约束性 县域 13 人均应急避难场所面积(平方米) — ≥2 ≥2 预期性 中心城区 14 ****网密度(千米/平方千米) ******** ≥******** ≥8 约束性 中心城区 15 每万元地区生产总值水耗(立方米) 77 ≤70 依据上级下达指标确定 预期性 县域 16 每万元地区生产总值地耗(平方米) 64 ≤50 ≤30 预期性 县域
本招标项目仅供正式会员查阅,您的权限不能浏览详细信息,请点击注册/登录,联系工作人员办理入网升级。
联系人:刘欣
电话:010-68809590
手机:13522553206(欢迎拨打手机/微信同号)
邮箱:kefu@bidnews.cn
相关项目推荐
- A地块西北二十一路、C地块东北一路、E地块西南十一路市政工程剩余工程施工招标公告 2025-05-22
- 中交第二公路工程局有限公司昝岗组团市政道路及综合管廊(二期)工程施工一标段项目(石屑)采购招标公告 2025-05-22
- 中国五冶达州东部经开区新材料产业园基础设施项目四期土石方及地基处理工程招标公告 2025-05-22
- 蒙维公司有机厂分析化验室用德国优莱博julabo恒温循环水浴,型号:CD-200F临时计划采购公告(内蒙古蒙维科技有限公司)招标公告 2025-05-22
- 阳城县建成区背街小巷市政公用地下管网更新改造工程预算编制招标公告 2025-05-22
- 中核四0四有限公司2025年数据中心基础设施维保项目采购公告 2025-05-22
- 财务公司自主可控建设项目超融合生产基础设施设备谈判采购公告 2025-05-22
- 2024年温家塔煤矿采空区地质灾害治理工程三标段招标公告 2025-05-21
- 2025年度店子镇基础设施建设项目竞争性磋商公告 2025-05-21
- 河北省民政电子政务中心民政信息基础设施运维及网络安全服务项目公告 2025-05-21
会员登录立即注册
客服电话
- 客服电话:010-6880 9590
- 招投标项目咨询:微信扫码,咨询刘欣
-
标书下载更多
- 2025年江苏省烟草公司南通市公司办公室车辆及资产评估服务项目询比公告
- 广东共青团和青年工作主题宣传项目竞争性磋商公告
- 全民所有森林、草地、湿地资源资产变更清查技术服务竞争性磋商公告
- 福建农林大学研究级荧光显微镜等采购项目招标公告
- 福建省九龙江流域中心左干渠运维服务竞争性磋商公告
- 2024、2025年度国土变更调查及城市国土空间监测工作招标公告
- 漳州市龙海区港尾镇汤溪流域水质提升工程(一期)(B标段岭口溪、吃水坑溪)竞争性磋商公告
- 省文化和旅游厅政务信息化运维(2025年)项目招标公告
- 漳州市国防动员办公室2406项目招标公告
- 2024年县道X570梅芦线(K0+000-K10+700)养护提升工程、2024年县道X5LF东渡港区-永定湖坑养护提升工程竞争性谈判公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