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招标项目广州供电局20电力规划专题项目采购(二次招标),招标人为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广州供电局,项目资金来自自筹资金,出资比例为100%,资金已落实。该项目已具备招标条件,现对本项目进行公开招标。
2.项目概况和招标范围
2.1项目概述:本二次招标仅针对首次招标失败的标包6:电氢耦合技术创新与标准化协同发展规划研究、标包11:能耗“双控”转向碳排放“双控”对广州能源经济发展的影响开展招标。
标包1:广州番禺、南沙、花都、从化区域新增重要规划通道及站址资源规划前选址选线研究
项目内容:
1.结合番禺、南沙、花都、从化区域特点,开展关键工程建设滞后影响因素分析及应对策研究。
2.开展番禺、南沙、花都、从化区域内中长期电网风险辨识,梳理新增重要规划通道及站址需求。
3.开展番禺、南沙、花都、从化区域内新增重要规划通道及站址资源规划前的选址选线工作(包括但不限于万龙站配套220千伏出线、花都站220千伏母线改造、会江输变电工程等10项工程),提前开展线路路径摸查及方案设计,评估影响项目推进建设的敏感性因素,基于不同准入条件,建立环境敏感区的矢量化数据库,准确识别各类敏感区的范围及其保护要求,分析项目与各敏感区的位置关系,提前谋划布局,制定不同处理方案,为广州电网十五五电网规划提供支撑依据。
4.根据选址选线研究成果,优化完善重点项目规划方案及投产时序,提高项目规划方案高效落地的可行性。
预期成果:
总报告1份,新增重要规划通道及站址资源规划前选址选线子报告10项及以上。
标包2:广州增城、白云、黄埔、越秀区域新增重要规划通道及站址资源规划前选址选线研究
项目内容:
1.结合增城、白云、黄埔、越秀区域特点,开展关键工程建设滞后影响因素分析及应对策研究。
2.开展增城、白云、黄埔、越秀区域内中长期电网风险辨识,梳理新增重要规划通道及站址需求。
3.开展增城、白云、黄埔、越秀区域内新增重要规划通道及站址资源规划前的选址选线工作(包括但不限于合庆站配套220千伏出线、220千伏罗涌母线改造、220千伏凯旋站母线改造等10项工程),提前开展线路路径摸查及方案设计,评估影响项目推进建设的敏感性因素,基于不同准入条件,建立环境敏感区的矢量化数据库,准确识别各类敏感区的范围及其保护要求,分析项目与各敏感区的位置关系,提前谋划布局,制定不同处理方案,为广州电网十五五电网规划提供支撑依据。
4.根据选址选线研究成果,优化完善重点项目规划方案及投产时序,提高项目规划方案高效落地的可行性。
预期成果:
总报告1份,新增重要规划通道及站址资源规划前选址选线子报告10项及以上。
标包3:广州海珠、荔湾、天河新增重要规划通道及站址资源规划前选址选线研究
项目内容:
1.结合海珠、荔湾、天河区域特点,开展关键工程建设滞后影响因素分析及应对策研究。
2.开展海珠、荔湾、天河区域内中长期电网风险辨识,梳理新增重要规划通道及站址需求。
3.开展海珠、荔湾、天河区域内新增重要规划通道及站址资源规划前的选址选线工作(包括但不限于220千伏白鹅潭、潭村站110千伏出线调整、IBD等10项工程),提前开展线路路径摸查及方案设计,评估影响项目推进建设的敏感性因素,基于不同准入条件,建立环境敏感区的矢量化数据库,准确识别各类敏感区的范围及其保护要求,分析项目与各敏感区的位置关系,提前谋划布局,制定不同处理方案,为广州电网十五五电网规划提供支撑依据。
4.根据选址选线研究成果,优化完善重点项目规划方案及投产时序,提高项目规划方案高效落地的可行性。
预期成果:
总报告1份,新增重要规划通道及站址资源规划前选址选线子报告10项及以上。
标包4:广州能源电力保障风险及应对措施研究
项目内容:
1.根据广州本地能源资源禀赋,结合广州中长期电源规划、电网规划,以及广州电力需求发展情况,开展广州电网中长期电力需求预测及电力缺额分析。
2.开展广州能源保障面临风险分析,研究高比例气电及新能源高速发展背景下广州能源保障薄弱环节,重点评估藏东南直流建设滞后、西电减送、气电出力不足、新能源保证容量低等敏感因素影响。
3.开展新形势下电源自给率指标优化研究。
4.开展广州能源电力保障策略研究,从本地电源保障、区外送电通道建设、网架完善、不同电源类型比例配置、上游气源及供气路径风险管控等方面提出应对措施建议。
5.梳理形成广州能源电力保障技术措施、重点项目及政策建议。
6.开展广州市能源安全韧性评估及规划建议,结合地缘政治环境、低碳转型要求、能源供需格局等,分析当前能源安全面临的新形势,论证能源安全韧性的内涵、特征及重要意义。系统介绍广州市能源发展现状及趋势,包括能源供需、低碳转型、装备和技术等,提炼总结广州市能源安全基础、特征,识别广州市能源安全面临的主要风险。
7.围绕化石能源供应安全、绿色低碳转型安全、能源系统运行安全、能源装备及技术安全四大方面,建立能源安全韧性评估指标体系和评估模型。结合广州市实际情况,对模型中各指标体系进行评分,根据评分结果,剖析能源安全存在的短板和弱项,并分别对政府和能源企业,提出强化能源安全韧性的措施建议。
预期成果:
总报告1份,受理发明专利或录用/发表论文3项及以上。
标包5:广州110kV电网供电能力优化研究
主要工作任务:1、全面梳理受迁改下地项目、政府配套管廊、站址条件不符等因素影响不能按照规划方案投产的项目,并提出应对优化措施。
2.详细研究上下级电网配合优化方案,一方面梳理上级220kV布点及配套110kV出线优化方案,另一方面研究主配协同解决高压配电网问题措施,全面梳理转供电困难的站点,给出规划解决方案。
3.根据各区存在的供电不均衡问题,分别调研摸查实际情况,一区一册,梳理轻载和重载形成历史原因,同时对规划项目进行审视,避免造成新的供电不均衡问题,使规划项目安排更加合理高效。
4.针对目前110kV线路存在部分卡脖子问题,全面梳理小截面卡脖子线路,指导规划和技改项目立项。
5.110千伏3T接线优化实践前景分析,如电缆T接隔离技术现有站应用摸查,加强型T接模式应用试点摸查分析,对近远期电网规划接线做出设想。
6.梳理现状和规划不满足最新规划设计技术导则接线,提出规划优化方案。
预期成果及交付项:
1.提交《广州110kV电网供电能力优化研究》技术报告1份。
2.发表或录用中文核心期刊论文至少1篇。
3.受理2项发明专利。
标包6:电氢耦合技术创新与标准化协同发展规划研究
项目内容:
1.国内外电氢耦合标准进展与趋势研究
深入调研分析国内外电氢耦合标准现状,研究分析现行标准的主要内容、适用性、先进性,深入分析电氢耦合标准化工作存在的问题和难点。研究分析电氢耦合系统构架,分析研究电氢耦合各环节技术成熟度,提出电氢耦合标准化需求。
2.电氢耦合技术标准体系研究
基于国内电氢耦合标准现状研究和标准需求分析,构建科学合理、层次清晰、逻辑自洽的电氢耦合标准体系,研究分析各环节重要标准,提出标准体系表,涵盖国际标准、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团体标准等标准类型。
3.电氢耦合标准发展路径研究
基于公司氢能技术研究进展和业务布局,研究科技创新与标准化工作协同发展,提出电氢耦合技术与标准、标准与产业的协同发展路径,提出公司电氢耦合标准发展规划,包括未来3年重点布局的国际标准、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团体标准项目。支撑提出国际标准和国家标准提案。
预期成果:
1.研究报告1份;2.发表中文核心或三大检索论文2篇,验收前录用或发表;3.提出国际标准提案1项,国家标准提案1项。
标包7:面向新型电力系统的电氢综合能源站典型设计研究
项目内容:
1.面向新型电力系统的电氢综合能源站典型设计因素分析
分析电氢综合能源站制、储、发、用各环节功能,建立电氢综合能源站模型;根据新型电力系统源荷双侧随机波动特性,收集风光能源分布、氢气需求和交通状况等数据,分析和评估典型设计因素,为面向新型电力系统的电氢综合能源站设计提供决策支持。
2.面向新型电力系统的电氢综合能源站典型设计建模
通过建立优化模型,将典型设计问题转化为数学优化问题,同时考虑电氢储多能协调互补、源网荷储互动、多网融合互联的功能,实现绿氢与绿电灵活转换、电力供需的最佳配置和典型设计方案的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协调发展。
3.电氢综合能源站典型设计模型算法求解
该求解过程涉及线性规划、混合整数规划、智能算法等优化算法的应用,基于设计问题的数学模型,通过优化算法进行求解,以最大化能源效益和经济效益,并考虑资源利用、供需平衡等因素,快速而准确地找到支撑新型电力系统的电氢综合能源站的最佳设计方案。
4.面向新型电力系统的电氢综合能源站典型设计案例研究与分析
收集已有的风光资源的相关数据,构建面向新型电力系统的案例模型,并进行求解分析,提出面向新型电力系统的电氢综合能源站典型设计方案。
预期成果:
1.研究报告1份;2.发表中文核心或三大检索论文3篇,验收前录用或发表。
标包8:中低压配电网可靠性评估与提升方案研究
项目内容:
本项目拟通过对中低压用户供电可靠性指标的评估计算,提出中低压配电网可靠性提升的典型方案,提高中低压配电网的运行效率和电能质量,保障电力系统的正常运行。具体项目内容如下:
1.中低压配电网典型接线模式理论可靠性分析。总结广州中低压配电网的典型接线模式,并基于理论可靠性计算原理分析各典型接线模式的理论可靠性水平。
2.中低压配电网可靠性评估模型研究。梳理与可靠性相关的中低压配电网规划业务指标,构建区县级的中低压配电网可靠性评估计算模型;梳理与可靠性相关的线路和用户统计参数,构建线路级的中低压配电网可靠性评估计算模型。
3.中低压配电网项目可靠性影响评估方法研究。根据中低压配电网项目的不同类型,研究中低压配电网项目可靠性影响评估计算方法,创建中低压配电网项目可靠性评估计算模板。
4.中低压配电网可靠性提升典型方案研究。根据中低压配电网的典型接线模式与自动化配置情况,提出可行的可靠性提升方案,分析各提升方案对各典型接线模式的适应性与经济性。
预期成果:
1.提交技术报告1份。
2.结题前发表科技论文1篇、受理发明专利3项。
标包9:高中低压配电网灵活互济能力分析及评价模型研究
项目内容:
1.主配协同互济问题分析。分析广州现状高中低压配电网网架结构、协同支援能力等方面的不足。
2.高中低压配电网灵活互济能力评估模型研究。建立高中低压配电网灵活互济评估指标体系和评价方法。
预期成果:
1.提交项目研究报告1份。
2.提交管理创新报告1份。
3.结题前发表1篇中文核心期刊论文、受理发明专利2项。
标包10:基于主动服务的配网规划体系及业扩配套接入规范优化研究
项目内容:
1.适应主动服务的业扩分期建设指引研究;首先充分利用现有数据,根据用户类型、所属区域等差异,聚类分析典型用户的用电负荷曲线和负荷释放特性,分析各类用户负荷发展趋势,形成典型的用户负荷“画像”;其次研究配电网用户最大负荷和配变容量之间的比例关系,在考虑未来负荷发展的基础上,得出广州市配电网用户负荷需用系数推荐值;对配电网用户报装负荷预测方法展开研究,计算得出新报装负荷发展情况;基于负荷释放规律,形成业扩配套项目分期建设指引。
2.广州用户业扩接入典型接入模式研究;基于广州城市发展定位、结合用户业扩发展趋势,对用户的用电特性展开分析,在此基础上研究广州不同用户在不同发展阶段业扩接入的典型接入模式。
3.基于主动服务的配网规划体系及方案优化方法;基于电网现状实际及“四办”举措,充分应用数字化、智能化关键技术,研究优化报装收资机制;结合以上的负荷释放规律,制定用户接入系统方案,形成主动服务规划体系,并给出廊道资源管理措施,对用户接入系统方案和廊道资源管理措施进行优化调整。
4.制定业扩配套项目接入规范。根据近几年的业扩配套项目负荷释放规律,结合最新的接线模式,从用户类型、接入电压等级、接入容量、分期接入方案等方面优化业扩配套项目接入规范,推动业扩配套项目单位容量投资持续保持在合理水平。
预期成果:
1.提交项目研究报告1份。
2.提交管理创新报告1份。
3.提交业扩配套项目接入规范1份。
4.结题前发表2篇核心论文(其中至少1篇为中文核心期刊论文)、受理2个发明专利。
标包11:能耗“双控”转向碳排放“双控”对广州能源经济发展的影响
项目内容:
1.分析研究能耗“双控”转向碳排放“双控”的政策背景、制度转变基础和最新管控要求;
2.从考核机制、考核指标等方面分析两种考核方式的差别和特征,研判考核机制变化对广州的主要影响;
3.结合最新发展情况,研判广州碳排放“双控”考核的完成情况。
4.聚焦能源电力供应,从结构调整、绿电发展等方面分析“双控”转变对广州能源发展的影响;
5.聚焦产业经济发展,从经济产业方面分析“双控”转变对广州经济结构转型的影响;
6.聚焦新型用能模式,从用户侧电力消费模式(工业园区、充电设施)方面分析“双控”转变的影响;
7.分析提出应对“双控”转变的策略及考核办法建议。
预期成果:
1.研究报告1份;
2.发表中文核心论文1篇,验收前录用或发表。
2.2招标范围:本二次招标仅针对首次招标失败的标包6:电氢耦合技术创新与标准化协同发展规划研究、标包11:能耗“双控”转向碳排放“双控”对广州能源经济发展的影响开展招标。
标包1:广州番禺、南沙、花都、从化区域新增重要规划通道及站址资源规划前选址选线研究
项目内容:
1.结合番禺、南沙、花都、从化区域特点,开展关键工程建设滞后影响因素分析及应对策研究。
2.开展番禺、南沙、花都、从化区域内中长期电网风险辨识,梳理新增重要规划通道及站址需求。
3.开展番禺、南沙、花都、从化区域内新增重要规划通道及站址资源规划前的选址选线工作(包括但不限于万龙站配套220千伏出线、花都站220千伏母线改造、会江输变电工程等10项工程),提前开展线路路径摸查及方案设计,评估影响项目推进建设的敏感性因素,基于不同准入条件,建立环境敏感区的矢量化数据库,准确识别各类敏感区的范围及其保护要求,分析项目与各敏感区的位置关系,提前谋划布局,制定不同处理方案,为广州电网十五五电网规划提供支撑依据。
4.根据选址选线研究成果,优化完善重点项目规划方案及投产时序,提高项目规划方案高效落地的可行性。
预期成果:
总报告1份,新增重要规划通道及站址资源规划前选址选线子报告10项及以上。
标包2:广州增城、白云、黄埔、越秀区域新增重要规划通道及站址资源规划前选址选线研究
项目内容:
1.结合增城、白云、黄埔、越秀区域特点,开展关键工程建设滞后影响因素分析及应对策研究。
2.开展增城、白云、黄埔、越秀区域内中长期电网风险辨识,梳理新增重要规划通道及站址需求。
3.开展增城、白云、黄埔、越秀区域内新增重要规划通道及站址资源规划前的选址选线工作(包括但不限于合庆站配套220千伏出线、220千伏罗涌母线改造、220千伏凯旋站母线改造等10项工程),提前开展线路路径摸查及方案设计,评估影响项目推进建设的敏感性因素,基于不同准入条件,建立环境敏感区的矢量化数据库,准确识别各类敏感区的范围及其保护要求,分析项目与各敏感区的位置关系,提前谋划布局,制定不同处理方案,为广州电网十五五电网规划提供支撑依据。
4.根据选址选线研究成果,优化完善重点项目规划方案及投产时序,提高项目规划方案高效落地的可行性。
预期成果:
总报告1份,新增重要规划通道及站址资源规划前选址选线子报告10项及以上。
标包3:广州海珠、荔湾、天河新增重要规划通道及站址资源规划前选址选线研究
项目内容:
1.结合海珠、荔湾、天河区域特点,开展关键工程建设滞后影响因素分析及应对策研究。
2.开展海珠、荔湾、天河区域内中长期电网风险辨识,梳理新增重要规划通道及站址需求。
3.开展海珠、荔湾、天河区域内新增重要规划通道及站址资源规划前的选址选线工作(包括但不限于220千伏白鹅潭、潭村站110千伏出线调整、IBD等10项工程),提前开展线路路径摸查及方案设计,评估影响项目推进建设的敏感性因素,基于不同准入条件,建立环境敏感区的矢量化数据库,准确识别各类敏感区的范围及其保护要求,分析项目与各敏感区的位置关系,提前谋划布局,制定不同处理方案,为广州电网十五五电网规划提供支撑依据。
4.根据选址选线研究成果,优化完善重点项目规划方案及投产时序,提高项目规划方案高效落地的可行性。
预期成果:
总报告1份,新增重要规划通道及站址资源规划前选址选线子报告10项及以上。
标包4:广州能源电力保障风险及应对措施研究
项目内容:
1.根据广州本地能源资源禀赋,结合广州中长期电源规划、电网规划,以及广州电力需求发展情况,开展广州电网中长期电力需求预测及电力缺额分析。
2.开展广州能源保障面临风险分析,研究高比例气电及新能源高速发展背景下广州能源保障薄弱环节,重点评估藏东南直流建设滞后、西电减送、气电出力不足、新能源保证容量低等敏感因素影响。
3.开展新形势下电源自给率指标优化研究。
4.开展广州能源电力保障策略研究,从本地电源保障、区外送电通道建设、网架完善、不同电源类型比例配置、上游气源及供气路径风险管控等方面提出应对措施建议。
5.梳理形成广州能源电力保障技术措施、重点项目及政策建议。
6.开展广州市能源安全韧性评估及规划建议,结合地缘政治环境、低碳转型要求、能源供需格局等,分析当前能源安全面临的新形势,论证能源安全韧性的内涵、特征及重要意义。系统介绍广州市能源发展现状及趋势,包括能源供需、低碳转型、装备和技术等,提炼总结广州市能源安全基础、特征,识别广州市能源安全面临的主要风险。
7.围绕化石能源供应安全、绿色低碳转型安全、能源系统运行安全、能源装备及技术安全四大方面,建立能源安全韧性评估指标体系和评估模型。结合广州市实际情况,对模型中各指标体系进行评分,根据评分结果,剖析能源安全存在的短板和弱项,并分别对政府和能源企业,提出强化能源安全韧性的措施建议。
预期成果:
总报告1份,受理发明专利或录用/发表论文3项及以上。
标包5:广州110kV电网供电能力优化研究
项目内容:
1.全面梳理受迁改下地项目、政府配套管廊、站址条件不符等因素影响不能按照规划方案投产的项目,并提出应对优化措施。
2.详细研究上下级电网配合优化方案,一方面梳理上级220kV布点及配套110kV出线优化方案,另一方面研究主配协同解决高压配电网问题措施,全面梳理转供电困难的站点,给出规划解决方案。
3.根据各区存在的供电不均衡问题,分别调研摸查实际情况,一区一册,梳理轻载和重载形成历史原因,同时对规划项目进行审视,避免造成新的供电不均衡问题,使规划项目安排更加合理高效。
4.针对目前110kV线路存在部分卡脖子问题,全面梳理小截面卡脖子线路,指导规划和技改项目立项。
5.110千伏3T接线优化实践前景分析,如电缆T接隔离技术现有站应用摸查,加强型T接模式应用试点摸查分析,对近远期电网规划接线做出设想。
6.梳理现状和规划不满足最新规划设计技术导则接线,提出规划优化方案。
预期成果及交付项:
1.提交《广州110kV电网供电能力优化研究》技术报告1份。
2.发表或录用中文核心期刊论文至少1篇。
3.受理2项发明专利。
标包6:电氢耦合技术创新与标准化协同发展规划研究
项目内容:
1.国内外电氢耦合标准进展与趋势研究
深入调研分析国内外电氢耦合标准现状,研究分析现行标准的主要内容、适用性、先进性,深入分析电氢耦合标准化工作存在的问题和难点。研究分析电氢耦合系统构架,分析研究电氢耦合各环节技术成熟度,提出电氢耦合标准化需求。
2.电氢耦合技术标准体系研究
基于国内电氢耦合标准现状研究和标准需求分析,构建科学合理、层次清晰、逻辑自洽的电氢耦合标准体系,研究分析各环节重要标准,提出标准体系表,涵盖国际标准、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团体标准等标准类型。
3.电氢耦合标准发展路径研究
基于公司氢能技术研究进展和业务布局,研究科技创新与标准化工作协同发展,提出电氢耦合技术与标准、标准与产业的协同发展路径,提出公司电氢耦合标准发展规划,包括未来3年重点布局的国际标准、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团体标准项目。支撑提出国际标准和国家标准提案。
预期成果:
1.研究报告1份;2.发表中文核心或三大检索论文2篇,验收前录用或发表;3.提出国际标准提案1项,国家标准提案1项。
标包7:面向新型电力系统的电氢综合能源站典型设计研究
项目内容:
1.面向新型电力系统的电氢综合能源站典型设计因素分析
分析电氢综合能源站制、储、发、用各环节功能,建立电氢综合能源站模型;根据新型电力系统源荷双侧随机波动特性,收集风光能源分布、氢气需求和交通状况等数据,分析和评估典型设计因素,为面向新型电力系统的电氢综合能源站设计提供决策支持。
2.面向新型电力系统的电氢综合能源站典型设计建模
通过建立优化模型,将典型设计问题转化为数学优化问题,同时考虑电氢储多能协调互补、源网荷储互动、多网融合互联的功能,实现绿氢与绿电灵活转换、电力供需的最佳配置和典型设计方案的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协调发展。
3.电氢综合能源站典型设计模型算法求解
该求解过程涉及线性规划、混合整数规划、智能算法等优化算法的应用,基于设计问题的数学模型,通过优化算法进行求解,以最大化能源效益和经济效益,并考虑资源利用、供需平衡等因素,快速而准确地找到支撑新型电力系统的电氢综合能源站的最佳设计方案。
4.面向新型电力系统的电氢综合能源站典型设计案例研究与分析
收集已有的风光资源的相关数据,构建面向新型电力系统的案例模型,并进行求解分析,提出面向新型电力系统的电氢综合能源站典型设计方案。
预期成果:
1.研究报告1份;2.发表中文核心或三大检索论文3篇,验收前录用或发表。
标包8:中低压配电网可靠性评估与提升方案研究
项目内容:
本项目拟通过对中低压用户供电可靠性指标的评估计算,提出中低压配电网可靠性提升的典型方案,提高中低压配电网的运行效率和电能质量,保障电力系统的正常运行。具体项目内容如下:
1.中低压配电网典型接线模式理论可靠性分析。总结广州中低压配电网的典型接线模式,并基于理论可靠性计算原理分析各典型接线模式的理论可靠性水平。
2.中低压配电网可靠性评估模型研究。梳理与可靠性相关的中低压配电网规划业务指标,构建区县级的中低压配电网可靠性评估计算模型;梳理与可靠性相关的线路和用户统计参数,构建线路级的中低压配电网可靠性评估计算模型。
3.中低压配电网项目可靠性影响评估方法研究。根据中低压配电网项目的不同类型,研究中低压配电网项目可靠性影响评估计算方法,创建中低压配电网项目可靠性评估计算模板。
4.中低压配电网可靠性提升典型方案研究。根据中低压配电网的典型接线模式与自动化配置情况,提出可行的可靠性提升方案,分析各提升方案对各典型接线模式的适应性与经济性。
预期成果:
1.提交技术报告1份。
2.结题前发表科技论文1篇、受理发明专利3项。
标包9:高中低压配电网灵活互济能力分析及评价模型研究
项目内容:
1.主配协同互济问题分析。分析广州现状高中低压配电网网架结构、协同支援能力等方面的不足。
2.高中低压配电网灵活互济能力评估模型研究。建立高中低压配电网灵活互济评估指标体系和评价方法。
预期成果:
1.提交项目研究报告1份。
2.提交管理创新报告1份。
3.结题前发表1篇中文核心期刊论文、受理发明专利2项。
标包10:基于主动服务的配网规划体系及业扩配套接入规范优化研究
项目内容:
1.适应主动服务的业扩分期建设指引研究;首先充分利用现有数据,根据用户类型、所属区域等差异,聚类分析典型用户的用电负荷曲线和负荷释放特性,分析各类用户负荷发展趋势,形成典型的用户负荷“画像”;其次研究配电网用户最大负荷和配变容量之间的比例关系,在考虑未来负荷发展的基础上,得出广州市配电网用户负荷需用系数推荐值;对配电网用户报装负荷预测方法展开研究,计算得出新报装负荷发展情况;基于负荷释放规律,形成业扩配套项目分期建设指引。
2.广州用户业扩接入典型接入模式研究;基于广州城市发展定位、结合用户业扩发展趋势,对用户的用电特性展开分析,在此基础上研究广州不同用户在不同发展阶段业扩接入的典型接入模式。
3.基于主动服务的配网规划体系及方案优化方法;基于电网现状实际及“四办”举措,充分应用数字化、智能化关键技术,研究优化报装收资机制;结合以上的负荷释放规律,制定用户接入系统方案,形成主动服务规划体系,并给出廊道资源管理措施,对用户接入系统方案和廊道资源管理措施进行优化调整。
4.制定业扩配套项目接入规范。根据近几年的业扩配套项目负荷释放规律,结合最新的接线模式,从用户类型、接入电压等级、接入容量、分期接入方案等方面优化业扩配套项目接入规范,推动业扩配套项目单位容量投资持续保持在合理水平。
预期成果:
1.提交项目研究报告1份。
2.提交管理创新报告1份。
3.提交业扩配套项目接入规范1份。
4.结题前发表2篇核心论文(其中至少1篇为中文核心期刊论文)、受理2个发明专利。
标包11:能耗“双控”转向碳排放“双控”对广州能源经济发展的影响
项目内容:
1.分析研究能耗“双控”转向碳排放“双控”的政策背景、制度转变基础和最新管控要求;
2.从考核机制、考核指标等方面分析两种考核方式的差别和特征,研判考核机制变化对广州的主要影响;
3.结合最新发展情况,研判广州碳排放“双控”考核的完成情况。
4.聚焦能源电力供应,从结构调整、绿电发展等方面分析“双控”转变对广州能源发展的影响;
5.聚焦产业经济发展,从经济产业方面分析“双控”转变对广州经济结构转型的影响;
6.聚焦新型用能模式,从用户侧电力消费模式(工业园区、充电设施)方面分析“双控”转变的影响;
7.分析提出应对“双控”转变的策略及考核办法建议。
预期成果:
1.研究报告1份;
2.发表中文核心论文1篇,验收前录用或发表。
2.3招标项目所在地区:广州。
2.4资格审查方式:资格后审。
2.5招标分类:专项。
2.6标的清单及分包情况:
序号 |
标的编码 |
标的 |
概算金额(万元) |
标包编码 |
标包号 |
标包名称 |
标包金额(万元) |
最高限价(万元) |
限价说明 |
服务期/工期 |
投标保证金 |
是否需要网络安全审查 |
1 |
CG2700022001805079001 |
广州供电局20 |
930 |
CG2700022001805079001001 |
1 |
标包1:广州番禺、南沙、花都、从化区域新增重要规划通道及站址资源规划前选址选线研究 |
80 |
80 |
/ |
自合同生效之日起至202 |
/ |
否 |
CG2700022001805079001002 |
2 |
标包2:广州增城、白云、黄埔、越秀区域新增重要规划通道及站址资源规划前选址选线研究 |
80 |
80 |
/ |
/ |
否 |
|||||
CG2700022001805079001003 |
3 |
标包3:广州海珠、荔湾、天河新增重要规划通道及站址资源规划前选址选线研究 |
60 |
60 |
/ |
/ |
否 |
|||||
CG2700022001805079001004 |
4 |
标包4:广州能源电力保障风险及应对措施研究 |
100 |
100 |
/ |
/ |
否 |
|||||
CG2700022001805079001005 |
5 |
标包5:广州110kV电网供电能力优化研究 |
80 |
80 |
/ |
/ |
否 |
|||||
CG2700022001805079001006 |
6 |
标包6:电氢耦合技术创新与标准化协同发展规划研究 |
90 |
90 |
/ |
/ |
否 |
|||||
CG2700022001805079001007 |
7 |
标包7:面向新型电力系统的电氢综合能源站典型设计研究 |
100 |
100 |
/ |
/ |
否 |
|||||
CG2700022001805079001008 |
8 |
标包8:中低压配电网可靠性评估与提升方案研究 |
120 |
120 |
/ |
/ |
否 |
|||||
CG2700022001805079001009 |
9 |
标包9:高中低压配电网灵活互济能力分析及评价模型研究 |
80 |
80 |
/ |
/ |
否 |
|||||
CG2700022001805079001010 |
10 |
标包10:基于主动服务的配网规划体系及业扩配套接入规范优化研究 |
80 |
80 |
/ |
/ |
否 |
|||||
CG2700022001805079001011 |
11 |
标包11:能耗“双控”转向碳排放“双控”对广州能源经济发展的影响 |
60 |
60 |
/ |
/ |
否 |
3.投标人资格要求
3.1通用资格要求
通用资格要求 |
|
序号 |
内容 |
1 |
投标人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注册合法运作的法人或其它组织,并提供登记设立的证明文件(如:营业执照或事业法人登记证或执业许可证等)。法人需具有独立承担民事责任和独立履行合同的能力;其他组织需具有独立履行合同的能力。 |
2 |
投标人没有在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暂停投标资格、取消投标资格、不接受投标、市场禁入,且未解除的。 |
3 |
投标人必须按照要求,完成供应商登记注册,并通过审核。 |
3.2专用资格要求
专用资格要求 |
||
序号 |
内容 |
关联标的/标包/标段 |
1 |
不接受联合体投标。 |
广州供电局20 |
4.招标文件获取
获取开始:20
08月0
12时00分00秒
获取结束:20
08月1
18时00分00秒
5.投标文件的递交
5.1投标文件递交截止:20
08月2
14时00分00秒
本招标项目仅供正式会员查阅,您的权限不能浏览详细信息,请点击注册/登录,联系工作人员办理入网升级。
联系人:刘欣
电话:010-68809590
手机:13522553206(欢迎拨打手机/微信同号)
邮箱:kefu@bidnews.cn
- 中国电信杭州分公司2025年分布式光伏发电能源合作服务项目招标公告 2025-05-06
- 中盐内蒙古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电器083电器软橡胶电缆采购公告 2025-05-06
- 鹤壁煤电股份有限公司热电厂仪器仪表一批{20250416014}代储代销询比价采购公告 2025-05-06
- 广东500千伏云城输变电工程等7个项目线路工程工代阶段设备台账搭建协作采购询价公告 2025-05-06
- 钱营孜煤矿2025年食堂油烟净化系统改造工程二次采购公告(安徽恒源煤电股份有限公司钱营孜煤矿)招标公告 2025-05-06
- 清远连州供电局2024年第一批中低压配电网备用金项目清远连州供电局2024年第一批中低压配电网备用金项目询价公告 2025-05-06
- 中国电力建设穗莞深城际Ⅱ标土建一工区碎石、中砂采购项目竞价公告 2025-05-06
- 中交三航江苏分公司大连风电项目锚艇1租赁招标公告 2025-05-06
- 宁德市新能源电池产业发展规划编制项目竞争性磋商公告 2025-05-06
- 铜梁区园区屋顶分布式光伏发电建设项目姜家岩片区配套工程选取施工图设计文件审查机构的公告 2025-05-06
- 客服电话:010-6880 9590
- 招投标项目咨询:微信扫码,咨询刘欣
-
- 莆田市秀屿区行政服务中心“一窗受理、集成服务”综合窗口前台工作人员外包(派遣)服务类采购项目竞争性磋商公告
- 2025年乌山历史风貌区管养服务采购项目招标公告
- 安溪县重点项目农用地转用和土地征收报批业务技术支撑服务项目竞争性磋商公告
- 2025年福建省耕地种植用途管控项目招标公告
- 晒口街道高峰环境提升建设项目竞争性磋商公告
- 宁德市新能源电池产业发展规划编制项目竞争性磋商公告
- 厦门市心欣幼儿园保育工作外包服务竞争性磋商公告
- 福建省福州第十九中学物业管理服务招标公告
- 漳州市卫生健康委员会(漳州市医用设备集中采购工作小组办公室)彩色多普勒超声系统医疗设备统招分签采购项目招标公告
- 福建省人事考试中心专业技术人员职业资格考试答题卡图像扫描采购竞争性磋商公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