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康平县美丽宜居村村庄规划招标公告
日期:2023-03-31
收藏项目
一、项目基本情况
项目名称:2023年康平县美丽宜居村村庄规划
包组编号:001
预算金额(元):660,000.00
最高限价(元):660,000
采购需求:查看
1、 基本要求:
规划编制的深度及成果应依据总书记关于“乡村振兴、规划先行”的总体部署以及五部委联合发布的《关于统筹推进村庄规划工作的意见》,村庄规划时需考虑各乡镇的设施农用地与近期须落地项目。基本要求如下:
(1) 因地制宜,分类指导。充分考虑村庄现实情况和未来发展诉求,根据上位规划要求,分类开展村庄规划编制,提高村庄规划的实用性。
(2) 激发活力,规划引领。挖掘乡村产业、文化、生态等资源要素,引导乡村经济发展,增加乡村“造血”功能,发挥村庄规划引领作用,促进村庄整体提升。
(3) 落实管控,多规合一。优先保护好各类生态要素,切实保护耕地,确保粮食安全,提高村庄规划的刚性约束能力和综合统筹能力。充分结合并落实上位规划确定的永久基本农田、生态保护红线、城镇开发边界等各类控制线及管控要求。上级国土空间规划批准后编制的村庄规划,主要约束性指标应符合上级国土空间规划。
(4) 集约用地,优化布局。落实好、衔接好上位国土空间总体规划等规划管理要求,以上位规划确定的新增建设用地规模为控制上限,优化乡村各类用地布局,盘活存量、严控增量,节约集约用地。
(5) 传承文化,突出特色。保护历史文化资源,修复特色风貌,传承村庄文化,延续传统特色,加强村庄绿化,尊重本土民俗风情和生活习惯,突显原生态自然风貌和乡土景观特色,营造舒适宁静的生产生活氛围。
(6)坚持开门编规划。紧紧依托村党组织和村民委员会开展村庄规划编制工作,提高农民的知情权、参与权和决策权,加强驻村调研、入户访谈,深入了解村民的真实想法和诉求,找准规划重点,确保规划符合村民意愿。
(7)统筹农村产业布局。落实农村产业发展相关政策要求,结合村庄发展定位,梳理村庄现状产业发展优势和特色,加强产业发展策划研究,明确主导产业及发展方向,因地制宜发展优势特色产业。
(8)补齐农村设施短板。充分梳理现状公用设施缺失及不达标问题,充分考虑乡村生产生活习惯及需求,多方面综合考虑,积极引导城镇基础设施向农村延伸,重点补齐沈阳乡村医疗、养老、文化等设施短板。
(9)规划“留白”用地。在符合约束性指标的前提下,对规划期内确定使用、但暂时无法明确具体规划用途的建设用地,可采取“留白”方式处理,暂不确定具体规划用地性质,为未来布局优化、项目落地预留空间。
(10)提升乡村特色风貌。充分尊重自然本底、原有肌理,注重乡村传统风貌和历史文化特色保护,展现地域特色的风土人情,延续村落空间基因和当地空间特色,充分传承东北乡土文化,展现沈阳乡村特色风貌。
(11)做好村庄绿化工作。结合现有自然条件,大力推进村旁、宅旁、水旁、路旁以及零星闲置地块的绿化工作,做到见缝插绿,因地制宜,选用季相鲜明、乡土气息浓郁的适生植物,充分展现沈阳四季变化特色。
2、具体工作要求:
(1)规划内容应包括村庄发展定位和目标、村庄空间管制规划及居民点用地布局规划、公共服务设施规划等。
(2)规划成果编制完成后开展专家论证、并提供后续咨询服务。
(3)规划最终成果须达到录入沈阳市“多规合一”平台的要求和标准。
合同履行期限:3年,具体
节点以合同约定为准
需落实的政府采购政策内容:促进中小企业、促进残疾人就业、支持监狱企业等相关政策。
本项目(是/否)接受联合体投标:否
包组编号:002
预算金额(元):660,000.00
最高限价(元):660,000
采购需求:查看
1、 基本要求:
规划编制的深度及成果应依据总书记关于“乡村振兴、规划先行”的总体部署以及五部委联合发布的《关于统筹推进村庄规划工作的意见》,村庄规划时需考虑各乡镇的设施农用地与近期须落地项目。基本要求如下:
(1) 因地制宜,分类指导。充分考虑村庄现实情况和未来发展诉求,根据上位规划要求,分类开展村庄规划编制,提高村庄规划的实用性。
(2) 激发活力,规划引领。挖掘乡村产业、文化、生态等资源要素,引导乡村经济发展,增加乡村“造血”功能,发挥村庄规划引领作用,促进村庄整体提升。
(3) 落实管控,多规合一。优先保护好各类生态要素,切实保护耕地,确保粮食安全,提高村庄规划的刚性约束能力和综合统筹能力。充分结合并落实上位规划确定的永久基本农田、生态保护红线、城镇开发边界等各类控制线及管控要求。上级国土空间规划批准后编制的村庄规划,主要约束性指标应符合上级国土空间规划。
(4) 集约用地,优化布局。落实好、衔接好上位国土空间总体规划等规划管理要求,以上位规划确定的新增建设用地规模为控制上限,优化乡村各类用地布局,盘活存量、严控增量,节约集约用地。
(5) 传承文化,突出特色。保护历史文化资源,修复特色风貌,传承村庄文化,延续传统特色,加强村庄绿化,尊重本土民俗风情和生活习惯,突显原生态自然风貌和乡土景观特色,营造舒适宁静的生产生活氛围。
(6)坚持开门编规划。紧紧依托村党组织和村民委员会开展村庄规划编制工作,提高农民的知情权、参与权和决策权,加强驻村调研、入户访谈,深入了解村民的真实想法和诉求,找准规划重点,确保规划符合村民意愿。
(7)统筹农村产业布局。落实农村产业发展相关政策要求,结合村庄发展定位,梳理村庄现状产业发展优势和特色,加强产业发展策划研究,明确主导产业及发展方向,因地制宜发展优势特色产业。
(8)补齐农村设施短板。充分梳理现状公用设施缺失及不达标问题,充分考虑乡村生产生活习惯及需求,多方面综合考虑,积极引导城镇基础设施向农村延伸,重点补齐沈阳乡村医疗、养老、文化等设施短板。
(9)规划“留白”用地。在符合约束性指标的前提下,对规划期内确定使用、但暂时无法明确具体规划用途的建设用地,可采取“留白”方式处理,暂不确定具体规划用地性质,为未来布局优化、项目落地预留空间。
(10)提升乡村特色风貌。充分尊重自然本底、原有肌理,注重乡村传统风貌和历史文化特色保护,展现地域特色的风土人情,延续村落空间基因和当地空间特色,充分传承东北乡土文化,展现沈阳乡村特色风貌。
(11)做好村庄绿化工作。结合现有自然条件,大力推进村旁、宅旁、水旁、路旁以及零星闲置地块的绿化工作,做到见缝插绿,因地制宜,选用季相鲜明、乡土气息浓郁的适生植物,充分展现沈阳四季变化特色。
2、具体工作要求:
(1)规划内容应包括村庄发展定位和目标、村庄空间管制规划及居民点用地布局规划、公共服务设施规划等。
(2)规划成果编制完成后开展专家论证、并提供后续咨询服务。
(3)规划最终成果须达到录入沈阳市“多规合一”平台的要求和标准。
合同履行期限:3年,具体
节点以合同约定为准
需落实的政府采购政策内容:促进中小企业、促进残疾人就业、支持监狱企业等相关政策。
本项目(是/否)接受联合体投标:否
包组编号:003
预算金额(元):660,000.00
最高限价(元):660,000
采购需求:查看
1、 基本要求:
规划编制的深度及成果应依据总书记关于“乡村振兴、规划先行”的总体部署以及五部委联合发布的《关于统筹推进村庄规划工作的意见》,村庄规划时需考虑各乡镇的设施农用地与近期须落地项目。基本要求如下:
(1) 因地制宜,分类指导。充分考虑村庄现实情况和未来发展诉求,根据上位规划要求,分类开展村庄规划编制,提高村庄规划的实用性。
(2) 激发活力,规划引领。挖掘乡村产业、文化、生态等资源要素,引导乡村经济发展,增加乡村“造血”功能,发挥村庄规划引领作用,促进村庄整体提升。
(3) 落实管控,多规合一。优先保护好各类生态要素,切实保护耕地,确保粮食安全,提高村庄规划的刚性约束能力和综合统筹能力。充分结合并落实上位规划确定的永久基本农田、生态保护红线、城镇开发边界等各类控制线及管控要求。上级国土空间规划批准后编制的村庄规划,主要约束性指标应符合上级国土空间规划。
(4) 集约用地,优化布局。落实好、衔接好上位国土空间总体规划等规划管理要求,以上位规划确定的新增建设用地规模为控制上限,优化乡村各类用地布局,盘活存量、严控增量,节约集约用地。
(5) 传承文化,突出特色。保护历史文化资源,修复特色风貌,传承村庄文化,延续传统特色,加强村庄绿化,尊重本土民俗风情和生活习惯,突显原生态自然风貌和乡土景观特色,营造舒适宁静的生产生活氛围。
(6)坚持开门编规划。紧紧依托村党组织和村民委员会开展村庄规划编制工作,提高农民的知情权、参与权和决策权,加强驻村调研、入户访谈,深入了解村民的真实想法和诉求,找准规划重点,确保规划符合村民意愿。
(7)统筹农村产业布局。落实农村产业发展相关政策要求,结合村庄发展定位,梳理村庄现状产业发展优势和特色,加强产业发展策划研究,明确主导产业及发展方向,因地制宜发展优势特色产业。
(8)补齐农村设施短板。充分梳理现状公用设施缺失及不达标问题,充分考虑乡村生产生活习惯及需求,多方面综合考虑,积极引导城镇基础设施向农村延伸,重点补齐沈阳乡村医疗、养老、文化等设施短板。
(9)规划“留白”用地。在符合约束性指标的前提下,对规划期内确定使用、但暂时无法明确具体规划用途的建设用地,可采取“留白”方式处理,暂不确定具体规划用地性质,为未来布局优化、项目落地预留空间。
(10)提升乡村特色风貌。充分尊重自然本底、原有肌理,注重乡村传统风貌和历史文化特色保护,展现地域特色的风土人情,延续村落空间基因和当地空间特色,充分传承东北乡土文化,展现沈阳乡村特色风貌。
(11)做好村庄绿化工作。结合现有自然条件,大力推进村旁、宅旁、水旁、路旁以及零星闲置地块的绿化工作,做到见缝插绿,因地制宜,选用季相鲜明、乡土气息浓郁的适生植物,充分展现沈阳四季变化特色。
2、具体工作要求:
(1)规划内容应包括村庄发展定位和目标、村庄空间管制规划及居民点用地布局规划、公共服务设施规划等。
(2)规划成果编制完成后开展专家论证、并提供后续咨询服务。
(3)规划最终成果须达到录入沈阳市“多规合一”平台的要求和标准。
合同履行期限:3年,具体
节点以合同约定为准
需落实的政府采购政策内容:促进中小企业、促进残疾人就业、支持监狱企业等相关政策。
本项目(是/否)接受联合体投标:否
包组编号:004
预算金额(元):660,000.00
最高限价(元):660,000
采购需求:查看
1、 基本要求:
规划编制的深度及成果应依据总书记关于“乡村振兴、规划先行”的总体部署以及五部委联合发布的《关于统筹推进村庄规划工作的意见》,村庄规划时需考虑各乡镇的设施农用地与近期须落地项目。基本要求如下:
(1) 因地制宜,分类指导。充分考虑村庄现实情况和未来发展诉求,根据上位规划要求,分类开展村庄规划编制,提高村庄规划的实用性。
(2) 激发活力,规划引领。挖掘乡村产业、文化、生态等资源要素,引导乡村经济发展,增加乡村“造血”功能,发挥村庄规划引领作用,促进村庄整体提升。
(3) 落实管控,多规合一。优先保护好各类生态要素,切实保护耕地,确保粮食安全,提高村庄规划的刚性约束能力和综合统筹能力。充分结合并落实上位规划确定的永久基本农田、生态保护红线、城镇开发边界等各类控制线及管控要求。上级国土空间规划批准后编制的村庄规划,主要约束性指标应符合上级国土空间规划。
(4) 集约用地,优化布局。落实好、衔接好上位国土空间总体规划等规划管理要求,以上位规划确定的新增建设用地规模为控制上限,优化乡村各类用地布局,盘活存量、严控增量,节约集约用地。
(5) 传承文化,突出特色。保护历史文化资源,修复特色风貌,传承村庄文化,延续传统特色,加强村庄绿化,尊重本土民俗风情和生活习惯,突显原生态自然风貌和乡土景观特色,营造舒适宁静的生产生活氛围。
(6)坚持开门编规划。紧紧依托村党组织和村民委员会开展村庄规划编制工作,提高农民的知情权、参与权和决策权,加强驻村调研、入户访谈,深入了解村民的真实想法和诉求,找准规划重点,确保规划符合村民意愿。
(7)统筹农村产业布局。落实农村产业发展相关政策要求,结合村庄发展定位,梳理村庄现状产业发展优势和特色,加强产业发展策划研究,明确主导产业及发展方向,因地制宜发展优势特色产业。
(8)补齐农村设施短板。充分梳理现状公用设施缺失及不达标问题,充分考虑乡村生产生活习惯及需求,多方面综合考虑,积极引导城镇基础设施向农村延伸,重点补齐沈阳乡村医疗、养老、文化等设施短板。
(9)规划“留白”用地。在符合约束性指标的前提下,对规划期内确定使用、但暂时无法明确具体规划用途的建设用地,可采取“留白”方式处理,暂不确定具体规划用地性质,为未来布局优化、项目落地预留空间。
(10)提升乡村特色风貌。充分尊重自然本底、原有肌理,注重乡村传统风貌和历史文化特色保护,展现地域特色的风土人情,延续村落空间基因和当地空间特色,充分传承东北乡土文化,展现沈阳乡村特色风貌。
(11)做好村庄绿化工作。结合现有自然条件,大力推进村旁、宅旁、水旁、路旁以及零星闲置地块的绿化工作,做到见缝插绿,因地制宜,选用季相鲜明、乡土气息浓郁的适生植物,充分展现沈阳四季变化特色。
2、具体工作要求:
(1)规划内容应包括村庄发展定位和目标、村庄空间管制规划及居民点用地布局规划、公共服务设施规划等。
(2)规划成果编制完成后开展专家论证、并提供后续咨询服务。
(3)规划最终成果须达到录入沈阳市“多规合一”平台的要求和标准。
合同履行期限:3年,具体
节点以合同约定为准
需落实的政府采购政策内容:促进中小企业、促进残疾人就业、支持监狱企业等相关政策。
本项目(是/否)接受联合体投标:否
包组编号:005
预算金额(元):660,000.00
最高限价(元):660,000
采购需求:查看
1、 基本要求:
规划编制的深度及成果应依据总书记关于“乡村振兴、规划先行”的总体部署以及五部委联合发布的《关于统筹推进村庄规划工作的意见》,村庄规划时需考虑各乡镇的设施农用地与近期须落地项目。基本要求如下:
(1) 因地制宜,分类指导。充分考虑村庄现实情况和未来发展诉求,根据上位规划要求,分类开展村庄规划编制,提高村庄规划的实用性。
(2) 激发活力,规划引领。挖掘乡村产业、文化、生态等资源要素,引导乡村经济发展,增加乡村“造血”功能,发挥村庄规划引领作用,促进村庄整体提升。
(3) 落实管控,多规合一。优先保护好各类生态要素,切实保护耕地,确保粮食安全,提高村庄规划的刚性约束能力和综合统筹能力。充分结合并落实上位规划确定的永久基本农田、生态保护红线、城镇开发边界等各类控制线及管控要求。上级国土空间规划批准后编制的村庄规划,主要约束性指标应符合上级国土空间规划。
(4) 集约用地,优化布局。落实好、衔接好上位国土空间总体规划等规划管理要求,以上位规划确定的新增建设用地规模为控制上限,优化乡村各类用地布局,盘活存量、严控增量,节约集约用地。
(5) 传承文化,突出特色。保护历史文化资源,修复特色风貌,传承村庄文化,延续传统特色,加强村庄绿化,尊重本土民俗风情和生活习惯,突显原生态自然风貌和乡土景观特色,营造舒适宁静的生产生活氛围。
(6)坚持开门编规划。紧紧依托村党组织和村民委员会开展村庄规划编制工作,提高农民的知情权、参与权和决策权,加强驻村调研、入户访谈,深入了解村民的真实想法和诉求,找准规划重点,确保规划符合村民意愿。
(7)统筹农村产业布局。落实农村产业发展相关政策要求,结合村庄发展定位,梳理村庄现状产业发展优势和特色,加强产业发展策划研究,明确主导产业及发展方向,因地制宜发展优势特色产业。
(8)补齐农村设施短板。充分梳理现状公用设施缺失及不达标问题,充分考虑乡村生产生活习惯及需求,多方面综合考虑,积极引导城镇基础设施向农村延伸,重点补齐沈阳乡村医疗、养老、文化等设施短板。
(9)规划“留白”用地。在符合约束性指标的前提下,对规划期内确定使用、但暂时无法明确具体规划用途的建设用地,可采取“留白”方式处理,暂不确定具体规划用地性质,为未来布局优化、项目落地预留空间。
(10)提升乡村特色风貌。充分尊重自然本底、原有肌理,注重乡村传统风貌和历史文化特色保护,展现地域特色的风土人情,延续村落空间基因和当地空间特色,充分传承东北乡土文化,展现沈阳乡村特色风貌。
(11)做好村庄绿化工作。结合现有自然条件,大力推进村旁、宅旁、水旁、路旁以及零星闲置地块的绿化工作,做到见缝插绿,因地制宜,选用季相鲜明、乡土气息浓郁的适生植物,充分展现沈阳四季变化特色。
2、具体工作要求:
(1)规划内容应包括村庄发展定位和目标、村庄空间管制规划及居民点用地布局规划、公共服务设施规划等。
(2)规划成果编制完成后开展专家论证、并提供后续咨询服务。
(3)规划最终成果须达到录入沈阳市“多规合一”平台的要求和标准。
合同履行期限:3年,具体
节点以合同约定为准
需落实的政府采购政策内容:促进中小企业、促进残疾人就业、支持监狱企业等相关政策。
本项目(是/否)接受联合体投标:否
包组编号:006
预算金额(元):660,000.00
最高限价(元):660,000
采购需求:查看
1、 基本要求:
规划编制的深度及成果应依据总书记关于“乡村振兴、规划先行”的总体部署以及五部委联合发布的《关于统筹推进村庄规划工作的意见》,村庄规划时需考虑各乡镇的设施农用地与近期须落地项目。基本要求如下:
(1) 因地制宜,分类指导。充分考虑村庄现实情况和未来发展诉求,根据上位规划要求,分类开展村庄规划编制,提高村庄规划的实用性。
(2) 激发活力,规划引领。挖掘乡村产业、文化、生态等资源要素,引导乡村经济发展,增加乡村“造血”功能,发挥村庄规划引领作用,促进村庄整体提升。
(3) 落实管控,多规合一。优先保护好各类生态要素,切实保护耕地,确保粮食安全,提高村庄规划的刚性约束能力和综合统筹能力。充分结合并落实上位规划确定的永久基本农田、生态保护红线、城镇开发边界等各类控制线及管控要求。上级国土空间规划批准后编制的村庄规划,主要约束性指标应符合上级国土空间规划。
(4) 集约用地,优化布局。落实好、衔接好上位国土空间总体规划等规划管理要求,以上位规划确定的新增建设用地规模为控制上限,优化乡村各类用地布局,盘活存量、严控增量,节约集约用地。
(5) 传承文化,突出特色。保护历史文化资源,修复特色风貌,传承村庄文化,延续传统特色,加强村庄绿化,尊重本土民俗风情和生活习惯,突显原生态自然风貌和乡土景观特色,营造舒适宁静的生产生活氛围。
(6)坚持开门编规划。紧紧依托村党组织和村民委员会开展村庄规划编制工作,提高农民的知情权、参与权和决策权,加强驻村调研、入户访谈,深入了解村民的真实想法和诉求,找准规划重点,确保规划符合村民意愿。
(7)统筹农村产业布局。落实农村产业发展相关政策要求,结合村庄发展定位,梳理村庄现状产业发展优势和特色,加强产业发展策划研究,明确主导产业及发展方向,因地制宜发展优势特色产业。
(8)补齐农村设施短板。充分梳理现状公用设施缺失及不达标问题,充分考虑乡村生产生活习惯及需求,多方面综合考虑,积极引导城镇基础设施向农村延伸,重点补齐沈阳乡村医疗、养老、文化等设施短板。
(9)规划“留白”用地。在符合约束性指标的前提下,对规划期内确定使用、但暂时无法明确具体规划用途的建设用地,可采取“留白”方式处理,暂不确定具体规划用地性质,为未来布局优化、项目落地预留空间。
(10)提升乡村特色风貌。充分尊重自然本底、原有肌理,注重乡村传统风貌和历史文化特色保护,展现地域特色的风土人情,延续村落空间基因和当地空间特色,充分传承东北乡土文化,展现沈阳乡村特色风貌。
(11)做好村庄绿化工作。结合现有自然条件,大力推进村旁、宅旁、水旁、路旁以及零星闲置地块的绿化工作,做到见缝插绿,因地制宜,选用季相鲜明、乡土气息浓郁的适生植物,充分展现沈阳四季变化特色。
2、具体工作要求:
(1)规划内容应包括村庄发展定位和目标、村庄空间管制规划及居民点用地布局规划、公共服务设施规划等。
(2)规划成果编制完成后开展专家论证、并提供后续咨询服务。
(3)规划最终成果须达到录入沈阳市“多规合一”平台的要求和标准。
合同履行期限:3年,具体
节点以合同约定为准
需落实的政府采购政策内容:促进中小企业、促进残疾人就业、支持监狱企业等相关政策。
本项目(是/否)接受联合体投标:否
包组编号:007
预算金额(元):660,000.00
最高限价(元):660,000
采购需求:查看
1、 基本要求:
规划编制的深度及成果应依据总书记关于“乡村振兴、规划先行”的总体部署以及五部委联合发布的《关于统筹推进村庄规划工作的意见》,村庄规划时需考虑各乡镇的设施农用地与近期须落地项目。基本要求如下:
(1) 因地制宜,分类指导。充分考虑村庄现实情况和未来发展诉求,根据上位规划要求,分类开展村庄规划编制,提高村庄规划的实用性。
(2) 激发活力,规划引领。挖掘乡村产业、文化、生态等资源要素,引导乡村经济发展,增加乡村“造血”功能,发挥村庄规划引领作用,促进村庄整体提升。
(3) 落实管控,多规合一。优先保护好各类生态要素,切实保护耕地,确保粮食安全,提高村庄规划的刚性约束能力和综合统筹能力。充分结合并落实上位规划确定的永久基本农田、生态保护红线、城镇开发边界等各类控制线及管控要求。上级国土空间规划批准后编制的村庄规划,主要约束性指标应符合上级国土空间规划。
(4) 集约用地,优化布局。落实好、衔接好上位国土空间总体规划等规划管理要求,以上位规划确定的新增建设用地规模为控制上限,优化乡村各类用地布局,盘活存量、严控增量,节约集约用地。
(5) 传承文化,突出特色。保护历史文化资源,修复特色风貌,传承村庄文化,延续传统特色,加强村庄绿化,尊重本土民俗风情和生活习惯,突显原生态自然风貌和乡土景观特色,营造舒适宁静的生产生活氛围。
(6)坚持开门编规划。紧紧依托村党组织和村民委员会开展村庄规划编制工作,提高农民的知情权、参与权和决策权,加强驻村调研、入户访谈,深入了解村民的真实想法和诉求,找准规划重点,确保规划符合村民意愿。
(7)统筹农村产业布局。落实农村产业发展相关政策要求,结合村庄发展定位,梳理村庄现状产业发展优势和特色,加强产业发展策划研究,明确主导产业及发展方向,因地制宜发展优势特色产业。
(8)补齐农村设施短板。充分梳理现状公用设施缺失及不达标问题,充分考虑乡村生产生活习惯及需求,多方面综合考虑,积极引导城镇基础设施向农村延伸,重点补齐沈阳乡村医疗、养老、文化等设施短板。
(9)规划“留白”用地。在符合约束性指标的前提下,对规划期内确定使用、但暂时无法明确具体规划用途的建设用地,可采取“留白”方式处理,暂不确定具体规划用地性质,为未来布局优化、项目落地预留空间。
(10)提升乡村特色风貌。充分尊重自然本底、原有肌理,注重乡村传统风貌和历史文化特色保护,展现地域特色的风土人情,延续村落空间基因和当地空间特色,充分传承东北乡土文化,展现沈阳乡村特色风貌。
(11)做好村庄绿化工作。结合现有自然条件,大力推进村旁、宅旁、水旁、路旁以及零星闲置地块的绿化工作,做到见缝插绿,因地制宜,选用季相鲜明、乡土气息浓郁的适生植物,充分展现沈阳四季变化特色。
2、具体工作要求:
(1)规划内容应包括村庄发展定位和目标、村庄空间管制规划及居民点用地布局规划、公共服务设施规划等。
(2)规划成果编制完成后开展专家论证、并提供后续咨询服务。
(3)规划最终成果须达到录入沈阳市“多规合一”平台的要求和标准。
合同履行期限:3年,具体
节点以合同约定为准
需落实的政府采购政策内容:促进中小企业、促进残疾人就业、支持监狱企业等相关政策。
本项目(是/否)接受联合体投标:否
包组编号:008
预算金额(元):660,000.00
最高限价(元):66,000
采购需求:查看
1、 基本要求:
规划编制的深度及成果应依据总书记关于“乡村振兴、规划先行”的总体部署以及五部委联合发布的《关于统筹推进村庄规划工作的意见》,村庄规划时需考虑各乡镇的设施农用地与近期须落地项目。基本要求如下:
(1) 因地制宜,分类指导。充分考虑村庄现实情况和未来发展诉求,根据上位规划要求,分类开展村庄规划编制,提高村庄规划的实用性。
(2) 激发活力,规划引领。挖掘乡村产业、文化、生态等资源要素,引导乡村经济发展,增加乡村“造血”功能,发挥村庄规划引领作用,促进村庄整体提升。
(3) 落实管控,多规合一。优先保护好各类生态要素,切实保护耕地,确保粮食安全,提高村庄规划的刚性约束能力和综合统筹能力。充分结合并落实上位规划确定的永久基本农田、生态保护红线、城镇开发边界等各类控制线及管控要求。上级国土空间规划批准后编制的村庄规划,主要约束性指标应符合上级国土空间规划。
(4) 集约用地,优化布局。落实好、衔接好上位国土空间总体规划等规划管理要求,以上位规划确定的新增建设用地规模为控制上限,优化乡村各类用地布局,盘活存量、严控增量,节约集约用地。
(5) 传承文化,突出特色。保护历史文化资源,修复特色风貌,传承村庄文化,延续传统特色,加强村庄绿化,尊重本土民俗风情和生活习惯,突显原生态自然风貌和乡土景观特色,营造舒适宁静的生产生活氛围。
(6)坚持开门编规划。紧紧依托村党组织和村民委员会开展村庄规划编制工作,提高农民的知情权、参与权和决策权,加强驻村调研、入户访谈,深入了解村民的真实想法和诉求,找准规划重点,确保规划符合村民意愿。
(7)统筹农村产业布局。落实农村产业发展相关政策要求,结合村庄发展定位,梳理村庄现状产业发展优势和特色,加强产业发展策划研究,明确主导产业及发展方向,因地制宜发展优势特色产业。
(8)补齐农村设施短板。充分梳理现状公用设施缺失及不达标问题,充分考虑乡村生产生活习惯及需求,多方面综合考虑,积极引导城镇基础设施向农村延伸,重点补齐沈阳乡村医疗、养老、文化等设施短板。
(9)规划“留白”用地。在符合约束性指标的前提下,对规划期内确定使用、但暂时无法明确具体规划用途的建设用地,可采取“留白”方式处理,暂不确定具体规划用地性质,为未来布局优化、项目落地预留空间。
(10)提升乡村特色风貌。充分尊重自然本底、原有肌理,注重乡村传统风貌和历史文化特色保护,展现地域特色的风土人情,延续村落空间基因和当地空间特色,充分传承东北乡土文化,展现沈阳乡村特色风貌。
(11)做好村庄绿化工作。结合现有自然条件,大力推进村旁、宅旁、水旁、路旁以及零星闲置地块的绿化工作,做到见缝插绿,因地制宜,选用季相鲜明、乡土气息浓郁的适生植物,充分展现沈阳四季变化特色。
2、具体工作要求:
(1)规划内容应包括村庄发展定位和目标、村庄空间管制规划及居民点用地布局规划、公共服务设施规划等。
(2)规划成果编制完成后开展专家论证、并提供后续咨询服务。
(3)规划最终成果须达到录入沈阳市“多规合一”平台的要求和标准。
合同履行期限:3年,具体
节点以合同约定为准
需落实的政府采购政策内容:促进中小企业、促进残疾人就业、支持监狱企业等相关政策。
本项目(是/否)接受联合体投标:否
包组编号:009
预算金额(元):660,000.00
最高限价(元):660,000
采购需求:查看
1、 基本要求:
规划编制的深度及成果应依据总书记关于“乡村振兴、规划先行”的总体部署以及五部委联合发布的《关于统筹推进村庄规划工作的意见》,村庄规划时需考虑各乡镇的设施农用地与近期须落地项目。基本要求如下:
(1) 因地制宜,分类指导。充分考虑村庄现实情况和未来发展诉求,根据上位规划要求,分类开展村庄规划编制,提高村庄规划的实用性。
(2) 激发活力,规划引领。挖掘乡村产业、文化、生态等资源要素,引导乡村经济发展,增加乡村“造血”功能,发挥村庄规划引领作用,促进村庄整体提升。
(3) 落实管控,多规合一。优先保护好各类生态要素,切实保护耕地,确保粮食安全,提高村庄规划的刚性约束能力和综合统筹能力。充分结合并落实上位规划确定的永久基本农田、生态保护红线、城镇开发边界等各类控制线及管控要求。上级国土空间规划批准后编制的村庄规划,主要约束性指标应符合上级国土空间规划。
(4) 集约用地,优化布局。落实好、衔接好上位国土空间总体规划等规划管理要求,以上位规划确定的新增建设用地规模为控制上限,优化乡村各类用地布局,盘活存量、严控增量,节约集约用地。
(5) 传承文化,突出特色。保护历史文化资源,修复特色风貌,传承村庄文化,延续传统特色,加强村庄绿化,尊重本土民俗风情和生活习惯,突显原生态自然风貌和乡土景观特色,营造舒适宁静的生产生活氛围。
(6)坚持开门编规划。紧紧依托村党组织和村民委员会开展村庄规划编制工作,提高农民的知情权、参与权和决策权,加强驻村调研、入户访谈,深入了解村民的真实想法和诉求,找准规划重点,确保规划符合村民意愿。
(7)统筹农村产业布局。落实农村产业发展相关政策要求,结合村庄发展定位,梳理村庄现状产业发展优势和特色,加强产业发展策划研究,明确主导产业及发展方向,因地制宜发展优势特色产业。
(8)补齐农村设施短板。充分梳理现状公用设施缺失及不达标问题,充分考虑乡村生产生活习惯及需求,多方面综合考虑,积极引导城镇基础设施向农村延伸,重点补齐沈阳乡村医疗、养老、文化等设施短板。
(9)规划“留白”用地。在符合约束性指标的前提下,对规划期内确定使用、但暂时无法明确具体规划用途的建设用地,可采取“留白”方式处理,暂不确定具体规划用地性质,为未来布局优化、项目落地预留空间。
(10)提升乡村特色风貌。充分尊重自然本底、原有肌理,注重乡村传统风貌和历史文化特色保护,展现地域特色的风土人情,延续村落空间基因和当地空间特色,充分传承东北乡土文化,展现沈阳乡村特色风貌。
(11)做好村庄绿化工作。结合现有自然条件,大力推进村旁、宅旁、水旁、路旁以及零星闲置地块的绿化工作,做到见缝插绿,因地制宜,选用季相鲜明、乡土气息浓郁的适生植物,充分展现沈阳四季变化特色。
2、具体工作要求:
(1)规划内容应包括村庄发展定位和目标、村庄空间管制规划及居民点用地布局规划、公共服务设施规划等。
(2)规划成果编制完成后开展专家论证、并提供后续咨询服务。
(3)规划最终成果须达到录入沈阳市“多规合一”平台的要求和标准。
合同履行期限:3年,具体
节点以合同约定为准
需落实的政府采购政策内容:促进中小企业、促进残疾人就业、支持监狱企业等相关政策。
本项目(是/否)接受联合体投标:否
包组编号:010
预算金额(元):495,000.00
最高限价(元):495,000
采购需求:查看
1、 基本要求:
规划编制的深度及成果应依据总书记关于“乡村振兴、规划先行”的总体部署以及五部委联合发布的《关于统筹推进村庄规划工作的意见》,村庄规划时需考虑各乡镇的设施农用地与近期须落地项目。基本要求如下:
(1) 因地制宜,分类指导。充分考虑村庄现实情况和未来发展诉求,根据上位规划要求,分类开展村庄规划编制,提高村庄规划的实用性。
(2) 激发活力,规划引领。挖掘乡村产业、文化、生态等资源要素,引导乡村经济发展,增加乡村“造血”功能,发挥村庄规划引领作用,促进村庄整体提升。
(3) 落实管控,多规合一。优先保护好各类生态要素,切实保护耕地,确保粮食安全,提高村庄规划的刚性约束能力和综合统筹能力。充分结合并落实上位规划确定的永久基本农田、生态保护红线、城镇开发边界等各类控制线及管控要求。上级国土空间规划批准后编制的村庄规划,主要约束性指标应符合上级国土空间规划。
(4) 集约用地,优化布局。落实好、衔接好上位国土空间总体规划等规划管理要求,以上位规划确定的新增建设用地规模为控制上限,优化乡村各类用地布局,盘活存量、严控增量,节约集约用地。
(5) 传承文化,突出特色。保护历史文化资源,修复特色风貌,传承村庄文化,延续传统特色,加强村庄绿化,尊重本土民俗风情和生活习惯,突显原生态自然风貌和乡土景观特色,营造舒适宁静的生产生活氛围。
(6)坚持开门编规划。紧紧依托村党组织和村民委员会开展村庄规划编制工作,提高农民的知情权、参与权和决策权,加强驻村调研、入户访谈,深入了解村民的真实想法和诉求,找准规划重点,确保规划符合村民意愿。
(7)统筹农村产业布局。落实农村产业发展相关政策要求,结合村庄发展定位,梳理村庄现状产业发展优势和特色,加强产业发展策划研究,明确主导产业及发展方向,因地制宜发展优势特色产业。
(8)补齐农村设施短板。充分梳理现状公用设施缺失及不达标问题,充分考虑乡村生产生活习惯及需求,多方面综合考虑,积极引导城镇基础设施向农村延伸,重点补齐沈阳乡村医疗、养老、文化等设施短板。
(9)规划“留白”用地。在符合约束性指标的前提下,对规划期内确定使用、但暂时无法明确具体规划用途的建设用地,可采取“留白”方式处理,暂不确定具体规划用地性质,为未来布局优化、项目落地预留空间。
(10)提升乡村特色风貌。充分尊重自然本底、原有肌理,注重乡村传统风貌和历史文化特色保护,展现地域特色的风土人情,延续村落空间基因和当地空间特色,充分传承东北乡土文化,展现沈阳乡村特色风貌。
(11)做好村庄绿化工作。结合现有自然条件,大力推进村旁、宅旁、水旁、路旁以及零星闲置地块的绿化工作,做到见缝插绿,因地制宜,选用季相鲜明、乡土气息浓郁的适生植物,充分展现沈阳四季变化特色。
2、具体工作要求:
(1)规划内容应包括村庄发展定位和目标、村庄空间管制规划及居民点用地布局规划、公共服务设施规划等。
(2)规划成果编制完成后开展专家论证、并提供后续咨询服务。
(3)规划最终成果须达到录入沈阳市“多规合一”平台的要求和标准。
合同履行期限:3年,具体
节点以合同约定为准
需落实的政府采购政策内容:促进中小企业、促进残疾人就业、支持监狱企业等相关政策。
本项目(是/否)接受联合体投标:否
包组编号:011
预算金额(元):330,000.00
最高限价(元):330,000
采购需求:查看
1、 基本要求:
规划编制的深度及成果应依据总书记关于“乡村振兴、规划先行”的总体部署以及五部委联合发布的《关于统筹推进村庄规划工作的意见》,村庄规划时需考虑各乡镇的设施农用地与近期须落地项目。基本要求如下:
(1) 因地制宜,分类指导。充分考虑村庄现实情况和未来发展诉求,根据上位规划要求,分类开展村庄规划编制,提高村庄规划的实用性。
(2) 激发活力,规划引领。挖掘乡村产业、文化、生态等资源要素,引导乡村经济发展,增加乡村“造血”功能,发挥村庄规划引领作用,促进村庄整体提升。
(3) 落实管控,多规合一。优先保护好各类生态要素,切实保护耕地,确保粮食安全,提高村庄规划的刚性约束能力和综合统筹能力。充分结合并落实上位规划确定的永久基本农田、生态保护红线、城镇开发边界等各类控制线及管控要求。上级国土空间规划批准后编制的村庄规划,主要约束性指标应符合上级国土空间规划。
(4) 集约用地,优化布局。落实好、衔接好上位国土空间总体规划等规划管理要求,以上位规划确定的新增建设用地规模为控制上限,优化乡村各类用地布局,盘活存量、严控增量,节约集约用地。
(5) 传承文化,突出特色。保护历史文化资源,修复特色风貌,传承村庄文化,延续传统特色,加强村庄绿化,尊重本土民俗风情和生活习惯,突显原生态自然风貌和乡土景观特色,营造舒适宁静的生产生活氛围。
(6)坚持开门编规划。紧紧依托村党组织和村民委员会开展村庄规划编制工作,提高农民的知情权、参与权和决策权,加强驻村调研、入户访谈,深入了解村民的真实想法和诉求,找准规划重点,确保规划符合村民意愿。
(7)统筹农村产业布局。落实农村产业发展相关政策要求,结合村庄发展定位,梳理村庄现状产业发展优势和特色,加强产业发展策划研究,明确主导产业及发展方向,因地制宜发展优势特色产业。
(8)补齐农村设施短板。充分梳理现状公用设施缺失及不达标问题,充分考虑乡村生产生活习惯及需求,多方面综合考虑,积极引导城镇基础设施向农村延伸,重点补齐沈阳乡村医疗、养老、文化等设施短板。
(9)规划“留白”用地。在符合约束性指标的前提下,对规划期内确定使用、但暂时无法明确具体规划用途的建设用地,可采取“留白”方式处理,暂不确定具体规划用地性质,为未来布局优化、项目落地预留空间。
(10)提升乡村特色风貌。充分尊重自然本底、原有肌理,注重乡村传统风貌和历史文化特色保护,展现地域特色的风土人情,延续村落空间基因和当地空间特色,充分传承东北乡土文化,展现沈阳乡村特色风貌。
(11)做好村庄绿化工作。结合现有自然条件,大力推进村旁、宅旁、水旁、路旁以及零星闲置地块的绿化工作,做到见缝插绿,因地制宜,选用季相鲜明、乡土气息浓郁的适生植物,充分展现沈阳四季变化特色。
2、具体工作要求:
(1)规划内容应包括村庄发展定位和目标、村庄空间管制规划及居民点用地布局规划、公共服务设施规划等。
(2)规划成果编制完成后开展专家论证、并提供后续咨询服务。
(3)规划最终成果须达到录入沈阳市“多规合一”平台的要求和标准。
合同履行期限:3年,具体
节点以合同约定为准
需落实的政府采购政策内容:促进中小企业、促进残疾人就业、支持监狱企业等相关政策。
本项目(是/否)接受联合体投标:否
二、供应商的资格要求
1.满足《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采购法》第二十二条规定。
2.落实政府采购政策需满足的资格要求:本项目专门面向中小企业,属于其他未列明行业
3.本项目的特定资格要求:具备城乡规划编制乙级及以上资质
三、获取招标文件
:2023年03月3
08时30分至2023年04月1
16时30分(北京
,法定节假日除外)
项目名称:2023年康平县美丽宜居村村庄规划
包组编号:001
预算金额(元):660,000.00
最高限价(元):660,000
采购需求:查看
1、 基本要求:
规划编制的深度及成果应依据总书记关于“乡村振兴、规划先行”的总体部署以及五部委联合发布的《关于统筹推进村庄规划工作的意见》,村庄规划时需考虑各乡镇的设施农用地与近期须落地项目。基本要求如下:
(1) 因地制宜,分类指导。充分考虑村庄现实情况和未来发展诉求,根据上位规划要求,分类开展村庄规划编制,提高村庄规划的实用性。
(2) 激发活力,规划引领。挖掘乡村产业、文化、生态等资源要素,引导乡村经济发展,增加乡村“造血”功能,发挥村庄规划引领作用,促进村庄整体提升。
(3) 落实管控,多规合一。优先保护好各类生态要素,切实保护耕地,确保粮食安全,提高村庄规划的刚性约束能力和综合统筹能力。充分结合并落实上位规划确定的永久基本农田、生态保护红线、城镇开发边界等各类控制线及管控要求。上级国土空间规划批准后编制的村庄规划,主要约束性指标应符合上级国土空间规划。
(4) 集约用地,优化布局。落实好、衔接好上位国土空间总体规划等规划管理要求,以上位规划确定的新增建设用地规模为控制上限,优化乡村各类用地布局,盘活存量、严控增量,节约集约用地。
(5) 传承文化,突出特色。保护历史文化资源,修复特色风貌,传承村庄文化,延续传统特色,加强村庄绿化,尊重本土民俗风情和生活习惯,突显原生态自然风貌和乡土景观特色,营造舒适宁静的生产生活氛围。
(6)坚持开门编规划。紧紧依托村党组织和村民委员会开展村庄规划编制工作,提高农民的知情权、参与权和决策权,加强驻村调研、入户访谈,深入了解村民的真实想法和诉求,找准规划重点,确保规划符合村民意愿。
(7)统筹农村产业布局。落实农村产业发展相关政策要求,结合村庄发展定位,梳理村庄现状产业发展优势和特色,加强产业发展策划研究,明确主导产业及发展方向,因地制宜发展优势特色产业。
(8)补齐农村设施短板。充分梳理现状公用设施缺失及不达标问题,充分考虑乡村生产生活习惯及需求,多方面综合考虑,积极引导城镇基础设施向农村延伸,重点补齐沈阳乡村医疗、养老、文化等设施短板。
(9)规划“留白”用地。在符合约束性指标的前提下,对规划期内确定使用、但暂时无法明确具体规划用途的建设用地,可采取“留白”方式处理,暂不确定具体规划用地性质,为未来布局优化、项目落地预留空间。
(10)提升乡村特色风貌。充分尊重自然本底、原有肌理,注重乡村传统风貌和历史文化特色保护,展现地域特色的风土人情,延续村落空间基因和当地空间特色,充分传承东北乡土文化,展现沈阳乡村特色风貌。
(11)做好村庄绿化工作。结合现有自然条件,大力推进村旁、宅旁、水旁、路旁以及零星闲置地块的绿化工作,做到见缝插绿,因地制宜,选用季相鲜明、乡土气息浓郁的适生植物,充分展现沈阳四季变化特色。
2、具体工作要求:
(1)规划内容应包括村庄发展定位和目标、村庄空间管制规划及居民点用地布局规划、公共服务设施规划等。
(2)规划成果编制完成后开展专家论证、并提供后续咨询服务。
(3)规划最终成果须达到录入沈阳市“多规合一”平台的要求和标准。
合同履行期限:3年,具体
需落实的政府采购政策内容:促进中小企业、促进残疾人就业、支持监狱企业等相关政策。
本项目(是/否)接受联合体投标:否
包组编号:002
预算金额(元):660,000.00
最高限价(元):660,000
采购需求:查看
1、 基本要求:
规划编制的深度及成果应依据总书记关于“乡村振兴、规划先行”的总体部署以及五部委联合发布的《关于统筹推进村庄规划工作的意见》,村庄规划时需考虑各乡镇的设施农用地与近期须落地项目。基本要求如下:
(1) 因地制宜,分类指导。充分考虑村庄现实情况和未来发展诉求,根据上位规划要求,分类开展村庄规划编制,提高村庄规划的实用性。
(2) 激发活力,规划引领。挖掘乡村产业、文化、生态等资源要素,引导乡村经济发展,增加乡村“造血”功能,发挥村庄规划引领作用,促进村庄整体提升。
(3) 落实管控,多规合一。优先保护好各类生态要素,切实保护耕地,确保粮食安全,提高村庄规划的刚性约束能力和综合统筹能力。充分结合并落实上位规划确定的永久基本农田、生态保护红线、城镇开发边界等各类控制线及管控要求。上级国土空间规划批准后编制的村庄规划,主要约束性指标应符合上级国土空间规划。
(4) 集约用地,优化布局。落实好、衔接好上位国土空间总体规划等规划管理要求,以上位规划确定的新增建设用地规模为控制上限,优化乡村各类用地布局,盘活存量、严控增量,节约集约用地。
(5) 传承文化,突出特色。保护历史文化资源,修复特色风貌,传承村庄文化,延续传统特色,加强村庄绿化,尊重本土民俗风情和生活习惯,突显原生态自然风貌和乡土景观特色,营造舒适宁静的生产生活氛围。
(6)坚持开门编规划。紧紧依托村党组织和村民委员会开展村庄规划编制工作,提高农民的知情权、参与权和决策权,加强驻村调研、入户访谈,深入了解村民的真实想法和诉求,找准规划重点,确保规划符合村民意愿。
(7)统筹农村产业布局。落实农村产业发展相关政策要求,结合村庄发展定位,梳理村庄现状产业发展优势和特色,加强产业发展策划研究,明确主导产业及发展方向,因地制宜发展优势特色产业。
(8)补齐农村设施短板。充分梳理现状公用设施缺失及不达标问题,充分考虑乡村生产生活习惯及需求,多方面综合考虑,积极引导城镇基础设施向农村延伸,重点补齐沈阳乡村医疗、养老、文化等设施短板。
(9)规划“留白”用地。在符合约束性指标的前提下,对规划期内确定使用、但暂时无法明确具体规划用途的建设用地,可采取“留白”方式处理,暂不确定具体规划用地性质,为未来布局优化、项目落地预留空间。
(10)提升乡村特色风貌。充分尊重自然本底、原有肌理,注重乡村传统风貌和历史文化特色保护,展现地域特色的风土人情,延续村落空间基因和当地空间特色,充分传承东北乡土文化,展现沈阳乡村特色风貌。
(11)做好村庄绿化工作。结合现有自然条件,大力推进村旁、宅旁、水旁、路旁以及零星闲置地块的绿化工作,做到见缝插绿,因地制宜,选用季相鲜明、乡土气息浓郁的适生植物,充分展现沈阳四季变化特色。
2、具体工作要求:
(1)规划内容应包括村庄发展定位和目标、村庄空间管制规划及居民点用地布局规划、公共服务设施规划等。
(2)规划成果编制完成后开展专家论证、并提供后续咨询服务。
(3)规划最终成果须达到录入沈阳市“多规合一”平台的要求和标准。
合同履行期限:3年,具体
需落实的政府采购政策内容:促进中小企业、促进残疾人就业、支持监狱企业等相关政策。
本项目(是/否)接受联合体投标:否
包组编号:003
预算金额(元):660,000.00
最高限价(元):660,000
采购需求:查看
1、 基本要求:
规划编制的深度及成果应依据总书记关于“乡村振兴、规划先行”的总体部署以及五部委联合发布的《关于统筹推进村庄规划工作的意见》,村庄规划时需考虑各乡镇的设施农用地与近期须落地项目。基本要求如下:
(1) 因地制宜,分类指导。充分考虑村庄现实情况和未来发展诉求,根据上位规划要求,分类开展村庄规划编制,提高村庄规划的实用性。
(2) 激发活力,规划引领。挖掘乡村产业、文化、生态等资源要素,引导乡村经济发展,增加乡村“造血”功能,发挥村庄规划引领作用,促进村庄整体提升。
(3) 落实管控,多规合一。优先保护好各类生态要素,切实保护耕地,确保粮食安全,提高村庄规划的刚性约束能力和综合统筹能力。充分结合并落实上位规划确定的永久基本农田、生态保护红线、城镇开发边界等各类控制线及管控要求。上级国土空间规划批准后编制的村庄规划,主要约束性指标应符合上级国土空间规划。
(4) 集约用地,优化布局。落实好、衔接好上位国土空间总体规划等规划管理要求,以上位规划确定的新增建设用地规模为控制上限,优化乡村各类用地布局,盘活存量、严控增量,节约集约用地。
(5) 传承文化,突出特色。保护历史文化资源,修复特色风貌,传承村庄文化,延续传统特色,加强村庄绿化,尊重本土民俗风情和生活习惯,突显原生态自然风貌和乡土景观特色,营造舒适宁静的生产生活氛围。
(6)坚持开门编规划。紧紧依托村党组织和村民委员会开展村庄规划编制工作,提高农民的知情权、参与权和决策权,加强驻村调研、入户访谈,深入了解村民的真实想法和诉求,找准规划重点,确保规划符合村民意愿。
(7)统筹农村产业布局。落实农村产业发展相关政策要求,结合村庄发展定位,梳理村庄现状产业发展优势和特色,加强产业发展策划研究,明确主导产业及发展方向,因地制宜发展优势特色产业。
(8)补齐农村设施短板。充分梳理现状公用设施缺失及不达标问题,充分考虑乡村生产生活习惯及需求,多方面综合考虑,积极引导城镇基础设施向农村延伸,重点补齐沈阳乡村医疗、养老、文化等设施短板。
(9)规划“留白”用地。在符合约束性指标的前提下,对规划期内确定使用、但暂时无法明确具体规划用途的建设用地,可采取“留白”方式处理,暂不确定具体规划用地性质,为未来布局优化、项目落地预留空间。
(10)提升乡村特色风貌。充分尊重自然本底、原有肌理,注重乡村传统风貌和历史文化特色保护,展现地域特色的风土人情,延续村落空间基因和当地空间特色,充分传承东北乡土文化,展现沈阳乡村特色风貌。
(11)做好村庄绿化工作。结合现有自然条件,大力推进村旁、宅旁、水旁、路旁以及零星闲置地块的绿化工作,做到见缝插绿,因地制宜,选用季相鲜明、乡土气息浓郁的适生植物,充分展现沈阳四季变化特色。
2、具体工作要求:
(1)规划内容应包括村庄发展定位和目标、村庄空间管制规划及居民点用地布局规划、公共服务设施规划等。
(2)规划成果编制完成后开展专家论证、并提供后续咨询服务。
(3)规划最终成果须达到录入沈阳市“多规合一”平台的要求和标准。
合同履行期限:3年,具体
需落实的政府采购政策内容:促进中小企业、促进残疾人就业、支持监狱企业等相关政策。
本项目(是/否)接受联合体投标:否
包组编号:004
预算金额(元):660,000.00
最高限价(元):660,000
采购需求:查看
1、 基本要求:
规划编制的深度及成果应依据总书记关于“乡村振兴、规划先行”的总体部署以及五部委联合发布的《关于统筹推进村庄规划工作的意见》,村庄规划时需考虑各乡镇的设施农用地与近期须落地项目。基本要求如下:
(1) 因地制宜,分类指导。充分考虑村庄现实情况和未来发展诉求,根据上位规划要求,分类开展村庄规划编制,提高村庄规划的实用性。
(2) 激发活力,规划引领。挖掘乡村产业、文化、生态等资源要素,引导乡村经济发展,增加乡村“造血”功能,发挥村庄规划引领作用,促进村庄整体提升。
(3) 落实管控,多规合一。优先保护好各类生态要素,切实保护耕地,确保粮食安全,提高村庄规划的刚性约束能力和综合统筹能力。充分结合并落实上位规划确定的永久基本农田、生态保护红线、城镇开发边界等各类控制线及管控要求。上级国土空间规划批准后编制的村庄规划,主要约束性指标应符合上级国土空间规划。
(4) 集约用地,优化布局。落实好、衔接好上位国土空间总体规划等规划管理要求,以上位规划确定的新增建设用地规模为控制上限,优化乡村各类用地布局,盘活存量、严控增量,节约集约用地。
(5) 传承文化,突出特色。保护历史文化资源,修复特色风貌,传承村庄文化,延续传统特色,加强村庄绿化,尊重本土民俗风情和生活习惯,突显原生态自然风貌和乡土景观特色,营造舒适宁静的生产生活氛围。
(6)坚持开门编规划。紧紧依托村党组织和村民委员会开展村庄规划编制工作,提高农民的知情权、参与权和决策权,加强驻村调研、入户访谈,深入了解村民的真实想法和诉求,找准规划重点,确保规划符合村民意愿。
(7)统筹农村产业布局。落实农村产业发展相关政策要求,结合村庄发展定位,梳理村庄现状产业发展优势和特色,加强产业发展策划研究,明确主导产业及发展方向,因地制宜发展优势特色产业。
(8)补齐农村设施短板。充分梳理现状公用设施缺失及不达标问题,充分考虑乡村生产生活习惯及需求,多方面综合考虑,积极引导城镇基础设施向农村延伸,重点补齐沈阳乡村医疗、养老、文化等设施短板。
(9)规划“留白”用地。在符合约束性指标的前提下,对规划期内确定使用、但暂时无法明确具体规划用途的建设用地,可采取“留白”方式处理,暂不确定具体规划用地性质,为未来布局优化、项目落地预留空间。
(10)提升乡村特色风貌。充分尊重自然本底、原有肌理,注重乡村传统风貌和历史文化特色保护,展现地域特色的风土人情,延续村落空间基因和当地空间特色,充分传承东北乡土文化,展现沈阳乡村特色风貌。
(11)做好村庄绿化工作。结合现有自然条件,大力推进村旁、宅旁、水旁、路旁以及零星闲置地块的绿化工作,做到见缝插绿,因地制宜,选用季相鲜明、乡土气息浓郁的适生植物,充分展现沈阳四季变化特色。
2、具体工作要求:
(1)规划内容应包括村庄发展定位和目标、村庄空间管制规划及居民点用地布局规划、公共服务设施规划等。
(2)规划成果编制完成后开展专家论证、并提供后续咨询服务。
(3)规划最终成果须达到录入沈阳市“多规合一”平台的要求和标准。
合同履行期限:3年,具体
需落实的政府采购政策内容:促进中小企业、促进残疾人就业、支持监狱企业等相关政策。
本项目(是/否)接受联合体投标:否
包组编号:005
预算金额(元):660,000.00
最高限价(元):660,000
采购需求:查看
1、 基本要求:
规划编制的深度及成果应依据总书记关于“乡村振兴、规划先行”的总体部署以及五部委联合发布的《关于统筹推进村庄规划工作的意见》,村庄规划时需考虑各乡镇的设施农用地与近期须落地项目。基本要求如下:
(1) 因地制宜,分类指导。充分考虑村庄现实情况和未来发展诉求,根据上位规划要求,分类开展村庄规划编制,提高村庄规划的实用性。
(2) 激发活力,规划引领。挖掘乡村产业、文化、生态等资源要素,引导乡村经济发展,增加乡村“造血”功能,发挥村庄规划引领作用,促进村庄整体提升。
(3) 落实管控,多规合一。优先保护好各类生态要素,切实保护耕地,确保粮食安全,提高村庄规划的刚性约束能力和综合统筹能力。充分结合并落实上位规划确定的永久基本农田、生态保护红线、城镇开发边界等各类控制线及管控要求。上级国土空间规划批准后编制的村庄规划,主要约束性指标应符合上级国土空间规划。
(4) 集约用地,优化布局。落实好、衔接好上位国土空间总体规划等规划管理要求,以上位规划确定的新增建设用地规模为控制上限,优化乡村各类用地布局,盘活存量、严控增量,节约集约用地。
(5) 传承文化,突出特色。保护历史文化资源,修复特色风貌,传承村庄文化,延续传统特色,加强村庄绿化,尊重本土民俗风情和生活习惯,突显原生态自然风貌和乡土景观特色,营造舒适宁静的生产生活氛围。
(6)坚持开门编规划。紧紧依托村党组织和村民委员会开展村庄规划编制工作,提高农民的知情权、参与权和决策权,加强驻村调研、入户访谈,深入了解村民的真实想法和诉求,找准规划重点,确保规划符合村民意愿。
(7)统筹农村产业布局。落实农村产业发展相关政策要求,结合村庄发展定位,梳理村庄现状产业发展优势和特色,加强产业发展策划研究,明确主导产业及发展方向,因地制宜发展优势特色产业。
(8)补齐农村设施短板。充分梳理现状公用设施缺失及不达标问题,充分考虑乡村生产生活习惯及需求,多方面综合考虑,积极引导城镇基础设施向农村延伸,重点补齐沈阳乡村医疗、养老、文化等设施短板。
(9)规划“留白”用地。在符合约束性指标的前提下,对规划期内确定使用、但暂时无法明确具体规划用途的建设用地,可采取“留白”方式处理,暂不确定具体规划用地性质,为未来布局优化、项目落地预留空间。
(10)提升乡村特色风貌。充分尊重自然本底、原有肌理,注重乡村传统风貌和历史文化特色保护,展现地域特色的风土人情,延续村落空间基因和当地空间特色,充分传承东北乡土文化,展现沈阳乡村特色风貌。
(11)做好村庄绿化工作。结合现有自然条件,大力推进村旁、宅旁、水旁、路旁以及零星闲置地块的绿化工作,做到见缝插绿,因地制宜,选用季相鲜明、乡土气息浓郁的适生植物,充分展现沈阳四季变化特色。
2、具体工作要求:
(1)规划内容应包括村庄发展定位和目标、村庄空间管制规划及居民点用地布局规划、公共服务设施规划等。
(2)规划成果编制完成后开展专家论证、并提供后续咨询服务。
(3)规划最终成果须达到录入沈阳市“多规合一”平台的要求和标准。
合同履行期限:3年,具体
需落实的政府采购政策内容:促进中小企业、促进残疾人就业、支持监狱企业等相关政策。
本项目(是/否)接受联合体投标:否
包组编号:006
预算金额(元):660,000.00
最高限价(元):660,000
采购需求:查看
1、 基本要求:
规划编制的深度及成果应依据总书记关于“乡村振兴、规划先行”的总体部署以及五部委联合发布的《关于统筹推进村庄规划工作的意见》,村庄规划时需考虑各乡镇的设施农用地与近期须落地项目。基本要求如下:
(1) 因地制宜,分类指导。充分考虑村庄现实情况和未来发展诉求,根据上位规划要求,分类开展村庄规划编制,提高村庄规划的实用性。
(2) 激发活力,规划引领。挖掘乡村产业、文化、生态等资源要素,引导乡村经济发展,增加乡村“造血”功能,发挥村庄规划引领作用,促进村庄整体提升。
(3) 落实管控,多规合一。优先保护好各类生态要素,切实保护耕地,确保粮食安全,提高村庄规划的刚性约束能力和综合统筹能力。充分结合并落实上位规划确定的永久基本农田、生态保护红线、城镇开发边界等各类控制线及管控要求。上级国土空间规划批准后编制的村庄规划,主要约束性指标应符合上级国土空间规划。
(4) 集约用地,优化布局。落实好、衔接好上位国土空间总体规划等规划管理要求,以上位规划确定的新增建设用地规模为控制上限,优化乡村各类用地布局,盘活存量、严控增量,节约集约用地。
(5) 传承文化,突出特色。保护历史文化资源,修复特色风貌,传承村庄文化,延续传统特色,加强村庄绿化,尊重本土民俗风情和生活习惯,突显原生态自然风貌和乡土景观特色,营造舒适宁静的生产生活氛围。
(6)坚持开门编规划。紧紧依托村党组织和村民委员会开展村庄规划编制工作,提高农民的知情权、参与权和决策权,加强驻村调研、入户访谈,深入了解村民的真实想法和诉求,找准规划重点,确保规划符合村民意愿。
(7)统筹农村产业布局。落实农村产业发展相关政策要求,结合村庄发展定位,梳理村庄现状产业发展优势和特色,加强产业发展策划研究,明确主导产业及发展方向,因地制宜发展优势特色产业。
(8)补齐农村设施短板。充分梳理现状公用设施缺失及不达标问题,充分考虑乡村生产生活习惯及需求,多方面综合考虑,积极引导城镇基础设施向农村延伸,重点补齐沈阳乡村医疗、养老、文化等设施短板。
(9)规划“留白”用地。在符合约束性指标的前提下,对规划期内确定使用、但暂时无法明确具体规划用途的建设用地,可采取“留白”方式处理,暂不确定具体规划用地性质,为未来布局优化、项目落地预留空间。
(10)提升乡村特色风貌。充分尊重自然本底、原有肌理,注重乡村传统风貌和历史文化特色保护,展现地域特色的风土人情,延续村落空间基因和当地空间特色,充分传承东北乡土文化,展现沈阳乡村特色风貌。
(11)做好村庄绿化工作。结合现有自然条件,大力推进村旁、宅旁、水旁、路旁以及零星闲置地块的绿化工作,做到见缝插绿,因地制宜,选用季相鲜明、乡土气息浓郁的适生植物,充分展现沈阳四季变化特色。
2、具体工作要求:
(1)规划内容应包括村庄发展定位和目标、村庄空间管制规划及居民点用地布局规划、公共服务设施规划等。
(2)规划成果编制完成后开展专家论证、并提供后续咨询服务。
(3)规划最终成果须达到录入沈阳市“多规合一”平台的要求和标准。
合同履行期限:3年,具体
需落实的政府采购政策内容:促进中小企业、促进残疾人就业、支持监狱企业等相关政策。
本项目(是/否)接受联合体投标:否
包组编号:007
预算金额(元):660,000.00
最高限价(元):660,000
采购需求:查看
1、 基本要求:
规划编制的深度及成果应依据总书记关于“乡村振兴、规划先行”的总体部署以及五部委联合发布的《关于统筹推进村庄规划工作的意见》,村庄规划时需考虑各乡镇的设施农用地与近期须落地项目。基本要求如下:
(1) 因地制宜,分类指导。充分考虑村庄现实情况和未来发展诉求,根据上位规划要求,分类开展村庄规划编制,提高村庄规划的实用性。
(2) 激发活力,规划引领。挖掘乡村产业、文化、生态等资源要素,引导乡村经济发展,增加乡村“造血”功能,发挥村庄规划引领作用,促进村庄整体提升。
(3) 落实管控,多规合一。优先保护好各类生态要素,切实保护耕地,确保粮食安全,提高村庄规划的刚性约束能力和综合统筹能力。充分结合并落实上位规划确定的永久基本农田、生态保护红线、城镇开发边界等各类控制线及管控要求。上级国土空间规划批准后编制的村庄规划,主要约束性指标应符合上级国土空间规划。
(4) 集约用地,优化布局。落实好、衔接好上位国土空间总体规划等规划管理要求,以上位规划确定的新增建设用地规模为控制上限,优化乡村各类用地布局,盘活存量、严控增量,节约集约用地。
(5) 传承文化,突出特色。保护历史文化资源,修复特色风貌,传承村庄文化,延续传统特色,加强村庄绿化,尊重本土民俗风情和生活习惯,突显原生态自然风貌和乡土景观特色,营造舒适宁静的生产生活氛围。
(6)坚持开门编规划。紧紧依托村党组织和村民委员会开展村庄规划编制工作,提高农民的知情权、参与权和决策权,加强驻村调研、入户访谈,深入了解村民的真实想法和诉求,找准规划重点,确保规划符合村民意愿。
(7)统筹农村产业布局。落实农村产业发展相关政策要求,结合村庄发展定位,梳理村庄现状产业发展优势和特色,加强产业发展策划研究,明确主导产业及发展方向,因地制宜发展优势特色产业。
(8)补齐农村设施短板。充分梳理现状公用设施缺失及不达标问题,充分考虑乡村生产生活习惯及需求,多方面综合考虑,积极引导城镇基础设施向农村延伸,重点补齐沈阳乡村医疗、养老、文化等设施短板。
(9)规划“留白”用地。在符合约束性指标的前提下,对规划期内确定使用、但暂时无法明确具体规划用途的建设用地,可采取“留白”方式处理,暂不确定具体规划用地性质,为未来布局优化、项目落地预留空间。
(10)提升乡村特色风貌。充分尊重自然本底、原有肌理,注重乡村传统风貌和历史文化特色保护,展现地域特色的风土人情,延续村落空间基因和当地空间特色,充分传承东北乡土文化,展现沈阳乡村特色风貌。
(11)做好村庄绿化工作。结合现有自然条件,大力推进村旁、宅旁、水旁、路旁以及零星闲置地块的绿化工作,做到见缝插绿,因地制宜,选用季相鲜明、乡土气息浓郁的适生植物,充分展现沈阳四季变化特色。
2、具体工作要求:
(1)规划内容应包括村庄发展定位和目标、村庄空间管制规划及居民点用地布局规划、公共服务设施规划等。
(2)规划成果编制完成后开展专家论证、并提供后续咨询服务。
(3)规划最终成果须达到录入沈阳市“多规合一”平台的要求和标准。
合同履行期限:3年,具体
需落实的政府采购政策内容:促进中小企业、促进残疾人就业、支持监狱企业等相关政策。
本项目(是/否)接受联合体投标:否
包组编号:008
预算金额(元):660,000.00
最高限价(元):66,000
采购需求:查看
1、 基本要求:
规划编制的深度及成果应依据总书记关于“乡村振兴、规划先行”的总体部署以及五部委联合发布的《关于统筹推进村庄规划工作的意见》,村庄规划时需考虑各乡镇的设施农用地与近期须落地项目。基本要求如下:
(1) 因地制宜,分类指导。充分考虑村庄现实情况和未来发展诉求,根据上位规划要求,分类开展村庄规划编制,提高村庄规划的实用性。
(2) 激发活力,规划引领。挖掘乡村产业、文化、生态等资源要素,引导乡村经济发展,增加乡村“造血”功能,发挥村庄规划引领作用,促进村庄整体提升。
(3) 落实管控,多规合一。优先保护好各类生态要素,切实保护耕地,确保粮食安全,提高村庄规划的刚性约束能力和综合统筹能力。充分结合并落实上位规划确定的永久基本农田、生态保护红线、城镇开发边界等各类控制线及管控要求。上级国土空间规划批准后编制的村庄规划,主要约束性指标应符合上级国土空间规划。
(4) 集约用地,优化布局。落实好、衔接好上位国土空间总体规划等规划管理要求,以上位规划确定的新增建设用地规模为控制上限,优化乡村各类用地布局,盘活存量、严控增量,节约集约用地。
(5) 传承文化,突出特色。保护历史文化资源,修复特色风貌,传承村庄文化,延续传统特色,加强村庄绿化,尊重本土民俗风情和生活习惯,突显原生态自然风貌和乡土景观特色,营造舒适宁静的生产生活氛围。
(6)坚持开门编规划。紧紧依托村党组织和村民委员会开展村庄规划编制工作,提高农民的知情权、参与权和决策权,加强驻村调研、入户访谈,深入了解村民的真实想法和诉求,找准规划重点,确保规划符合村民意愿。
(7)统筹农村产业布局。落实农村产业发展相关政策要求,结合村庄发展定位,梳理村庄现状产业发展优势和特色,加强产业发展策划研究,明确主导产业及发展方向,因地制宜发展优势特色产业。
(8)补齐农村设施短板。充分梳理现状公用设施缺失及不达标问题,充分考虑乡村生产生活习惯及需求,多方面综合考虑,积极引导城镇基础设施向农村延伸,重点补齐沈阳乡村医疗、养老、文化等设施短板。
(9)规划“留白”用地。在符合约束性指标的前提下,对规划期内确定使用、但暂时无法明确具体规划用途的建设用地,可采取“留白”方式处理,暂不确定具体规划用地性质,为未来布局优化、项目落地预留空间。
(10)提升乡村特色风貌。充分尊重自然本底、原有肌理,注重乡村传统风貌和历史文化特色保护,展现地域特色的风土人情,延续村落空间基因和当地空间特色,充分传承东北乡土文化,展现沈阳乡村特色风貌。
(11)做好村庄绿化工作。结合现有自然条件,大力推进村旁、宅旁、水旁、路旁以及零星闲置地块的绿化工作,做到见缝插绿,因地制宜,选用季相鲜明、乡土气息浓郁的适生植物,充分展现沈阳四季变化特色。
2、具体工作要求:
(1)规划内容应包括村庄发展定位和目标、村庄空间管制规划及居民点用地布局规划、公共服务设施规划等。
(2)规划成果编制完成后开展专家论证、并提供后续咨询服务。
(3)规划最终成果须达到录入沈阳市“多规合一”平台的要求和标准。
合同履行期限:3年,具体
需落实的政府采购政策内容:促进中小企业、促进残疾人就业、支持监狱企业等相关政策。
本项目(是/否)接受联合体投标:否
包组编号:009
预算金额(元):660,000.00
最高限价(元):660,000
采购需求:查看
1、 基本要求:
规划编制的深度及成果应依据总书记关于“乡村振兴、规划先行”的总体部署以及五部委联合发布的《关于统筹推进村庄规划工作的意见》,村庄规划时需考虑各乡镇的设施农用地与近期须落地项目。基本要求如下:
(1) 因地制宜,分类指导。充分考虑村庄现实情况和未来发展诉求,根据上位规划要求,分类开展村庄规划编制,提高村庄规划的实用性。
(2) 激发活力,规划引领。挖掘乡村产业、文化、生态等资源要素,引导乡村经济发展,增加乡村“造血”功能,发挥村庄规划引领作用,促进村庄整体提升。
(3) 落实管控,多规合一。优先保护好各类生态要素,切实保护耕地,确保粮食安全,提高村庄规划的刚性约束能力和综合统筹能力。充分结合并落实上位规划确定的永久基本农田、生态保护红线、城镇开发边界等各类控制线及管控要求。上级国土空间规划批准后编制的村庄规划,主要约束性指标应符合上级国土空间规划。
(4) 集约用地,优化布局。落实好、衔接好上位国土空间总体规划等规划管理要求,以上位规划确定的新增建设用地规模为控制上限,优化乡村各类用地布局,盘活存量、严控增量,节约集约用地。
(5) 传承文化,突出特色。保护历史文化资源,修复特色风貌,传承村庄文化,延续传统特色,加强村庄绿化,尊重本土民俗风情和生活习惯,突显原生态自然风貌和乡土景观特色,营造舒适宁静的生产生活氛围。
(6)坚持开门编规划。紧紧依托村党组织和村民委员会开展村庄规划编制工作,提高农民的知情权、参与权和决策权,加强驻村调研、入户访谈,深入了解村民的真实想法和诉求,找准规划重点,确保规划符合村民意愿。
(7)统筹农村产业布局。落实农村产业发展相关政策要求,结合村庄发展定位,梳理村庄现状产业发展优势和特色,加强产业发展策划研究,明确主导产业及发展方向,因地制宜发展优势特色产业。
(8)补齐农村设施短板。充分梳理现状公用设施缺失及不达标问题,充分考虑乡村生产生活习惯及需求,多方面综合考虑,积极引导城镇基础设施向农村延伸,重点补齐沈阳乡村医疗、养老、文化等设施短板。
(9)规划“留白”用地。在符合约束性指标的前提下,对规划期内确定使用、但暂时无法明确具体规划用途的建设用地,可采取“留白”方式处理,暂不确定具体规划用地性质,为未来布局优化、项目落地预留空间。
(10)提升乡村特色风貌。充分尊重自然本底、原有肌理,注重乡村传统风貌和历史文化特色保护,展现地域特色的风土人情,延续村落空间基因和当地空间特色,充分传承东北乡土文化,展现沈阳乡村特色风貌。
(11)做好村庄绿化工作。结合现有自然条件,大力推进村旁、宅旁、水旁、路旁以及零星闲置地块的绿化工作,做到见缝插绿,因地制宜,选用季相鲜明、乡土气息浓郁的适生植物,充分展现沈阳四季变化特色。
2、具体工作要求:
(1)规划内容应包括村庄发展定位和目标、村庄空间管制规划及居民点用地布局规划、公共服务设施规划等。
(2)规划成果编制完成后开展专家论证、并提供后续咨询服务。
(3)规划最终成果须达到录入沈阳市“多规合一”平台的要求和标准。
合同履行期限:3年,具体
需落实的政府采购政策内容:促进中小企业、促进残疾人就业、支持监狱企业等相关政策。
本项目(是/否)接受联合体投标:否
包组编号:010
预算金额(元):495,000.00
最高限价(元):495,000
采购需求:查看
1、 基本要求:
规划编制的深度及成果应依据总书记关于“乡村振兴、规划先行”的总体部署以及五部委联合发布的《关于统筹推进村庄规划工作的意见》,村庄规划时需考虑各乡镇的设施农用地与近期须落地项目。基本要求如下:
(1) 因地制宜,分类指导。充分考虑村庄现实情况和未来发展诉求,根据上位规划要求,分类开展村庄规划编制,提高村庄规划的实用性。
(2) 激发活力,规划引领。挖掘乡村产业、文化、生态等资源要素,引导乡村经济发展,增加乡村“造血”功能,发挥村庄规划引领作用,促进村庄整体提升。
(3) 落实管控,多规合一。优先保护好各类生态要素,切实保护耕地,确保粮食安全,提高村庄规划的刚性约束能力和综合统筹能力。充分结合并落实上位规划确定的永久基本农田、生态保护红线、城镇开发边界等各类控制线及管控要求。上级国土空间规划批准后编制的村庄规划,主要约束性指标应符合上级国土空间规划。
(4) 集约用地,优化布局。落实好、衔接好上位国土空间总体规划等规划管理要求,以上位规划确定的新增建设用地规模为控制上限,优化乡村各类用地布局,盘活存量、严控增量,节约集约用地。
(5) 传承文化,突出特色。保护历史文化资源,修复特色风貌,传承村庄文化,延续传统特色,加强村庄绿化,尊重本土民俗风情和生活习惯,突显原生态自然风貌和乡土景观特色,营造舒适宁静的生产生活氛围。
(6)坚持开门编规划。紧紧依托村党组织和村民委员会开展村庄规划编制工作,提高农民的知情权、参与权和决策权,加强驻村调研、入户访谈,深入了解村民的真实想法和诉求,找准规划重点,确保规划符合村民意愿。
(7)统筹农村产业布局。落实农村产业发展相关政策要求,结合村庄发展定位,梳理村庄现状产业发展优势和特色,加强产业发展策划研究,明确主导产业及发展方向,因地制宜发展优势特色产业。
(8)补齐农村设施短板。充分梳理现状公用设施缺失及不达标问题,充分考虑乡村生产生活习惯及需求,多方面综合考虑,积极引导城镇基础设施向农村延伸,重点补齐沈阳乡村医疗、养老、文化等设施短板。
(9)规划“留白”用地。在符合约束性指标的前提下,对规划期内确定使用、但暂时无法明确具体规划用途的建设用地,可采取“留白”方式处理,暂不确定具体规划用地性质,为未来布局优化、项目落地预留空间。
(10)提升乡村特色风貌。充分尊重自然本底、原有肌理,注重乡村传统风貌和历史文化特色保护,展现地域特色的风土人情,延续村落空间基因和当地空间特色,充分传承东北乡土文化,展现沈阳乡村特色风貌。
(11)做好村庄绿化工作。结合现有自然条件,大力推进村旁、宅旁、水旁、路旁以及零星闲置地块的绿化工作,做到见缝插绿,因地制宜,选用季相鲜明、乡土气息浓郁的适生植物,充分展现沈阳四季变化特色。
2、具体工作要求:
(1)规划内容应包括村庄发展定位和目标、村庄空间管制规划及居民点用地布局规划、公共服务设施规划等。
(2)规划成果编制完成后开展专家论证、并提供后续咨询服务。
(3)规划最终成果须达到录入沈阳市“多规合一”平台的要求和标准。
合同履行期限:3年,具体
需落实的政府采购政策内容:促进中小企业、促进残疾人就业、支持监狱企业等相关政策。
本项目(是/否)接受联合体投标:否
包组编号:011
预算金额(元):330,000.00
最高限价(元):330,000
采购需求:查看
1、 基本要求:
规划编制的深度及成果应依据总书记关于“乡村振兴、规划先行”的总体部署以及五部委联合发布的《关于统筹推进村庄规划工作的意见》,村庄规划时需考虑各乡镇的设施农用地与近期须落地项目。基本要求如下:
(1) 因地制宜,分类指导。充分考虑村庄现实情况和未来发展诉求,根据上位规划要求,分类开展村庄规划编制,提高村庄规划的实用性。
(2) 激发活力,规划引领。挖掘乡村产业、文化、生态等资源要素,引导乡村经济发展,增加乡村“造血”功能,发挥村庄规划引领作用,促进村庄整体提升。
(3) 落实管控,多规合一。优先保护好各类生态要素,切实保护耕地,确保粮食安全,提高村庄规划的刚性约束能力和综合统筹能力。充分结合并落实上位规划确定的永久基本农田、生态保护红线、城镇开发边界等各类控制线及管控要求。上级国土空间规划批准后编制的村庄规划,主要约束性指标应符合上级国土空间规划。
(4) 集约用地,优化布局。落实好、衔接好上位国土空间总体规划等规划管理要求,以上位规划确定的新增建设用地规模为控制上限,优化乡村各类用地布局,盘活存量、严控增量,节约集约用地。
(5) 传承文化,突出特色。保护历史文化资源,修复特色风貌,传承村庄文化,延续传统特色,加强村庄绿化,尊重本土民俗风情和生活习惯,突显原生态自然风貌和乡土景观特色,营造舒适宁静的生产生活氛围。
(6)坚持开门编规划。紧紧依托村党组织和村民委员会开展村庄规划编制工作,提高农民的知情权、参与权和决策权,加强驻村调研、入户访谈,深入了解村民的真实想法和诉求,找准规划重点,确保规划符合村民意愿。
(7)统筹农村产业布局。落实农村产业发展相关政策要求,结合村庄发展定位,梳理村庄现状产业发展优势和特色,加强产业发展策划研究,明确主导产业及发展方向,因地制宜发展优势特色产业。
(8)补齐农村设施短板。充分梳理现状公用设施缺失及不达标问题,充分考虑乡村生产生活习惯及需求,多方面综合考虑,积极引导城镇基础设施向农村延伸,重点补齐沈阳乡村医疗、养老、文化等设施短板。
(9)规划“留白”用地。在符合约束性指标的前提下,对规划期内确定使用、但暂时无法明确具体规划用途的建设用地,可采取“留白”方式处理,暂不确定具体规划用地性质,为未来布局优化、项目落地预留空间。
(10)提升乡村特色风貌。充分尊重自然本底、原有肌理,注重乡村传统风貌和历史文化特色保护,展现地域特色的风土人情,延续村落空间基因和当地空间特色,充分传承东北乡土文化,展现沈阳乡村特色风貌。
(11)做好村庄绿化工作。结合现有自然条件,大力推进村旁、宅旁、水旁、路旁以及零星闲置地块的绿化工作,做到见缝插绿,因地制宜,选用季相鲜明、乡土气息浓郁的适生植物,充分展现沈阳四季变化特色。
2、具体工作要求:
(1)规划内容应包括村庄发展定位和目标、村庄空间管制规划及居民点用地布局规划、公共服务设施规划等。
(2)规划成果编制完成后开展专家论证、并提供后续咨询服务。
(3)规划最终成果须达到录入沈阳市“多规合一”平台的要求和标准。
合同履行期限:3年,具体
需落实的政府采购政策内容:促进中小企业、促进残疾人就业、支持监狱企业等相关政策。
本项目(是/否)接受联合体投标:否
二、供应商的资格要求
1.满足《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采购法》第二十二条规定。
2.落实政府采购政策需满足的资格要求:本项目专门面向中小企业,属于其他未列明行业
3.本项目的特定资格要求:具备城乡规划编制乙级及以上资质
三、获取招标文件
本招标项目仅供正式会员查阅,您的权限不能浏览详细信息,请点击注册/登录,联系工作人员办理入网升级。
联系人:刘欣
电话:010-68809590
手机:13522553206(欢迎拨打手机/微信同号)
邮箱:kefu@bidnews.cn
相关项目推荐
- 澄迈县老城地区供水系统提升工程EPC总承包项目造价咨询服务招标公告 2025-05-02
- 西安浐灞高中项目造价咨询竞争性采购公告 2025-05-01
- 茂名市电白产业转移工业园扩园及基础设施配套项目_茂名市电白产业转移工业园扩园及基础设施配套项目(电白江高工业园基础设施配套项目一期)工程监理招标公告 2025-05-01
- 城北片区(雄鹰岩场)道路改造提升工程监理招标公告 2025-05-01
- 中欧班列融合创新产业园项目一期——中欧班列集拼集运中心_中欧班列融合创新产业园项目一期——中欧班列集拼集运中心监理服务招标公告 2025-05-01
- 北京中铁安润物业服务有限公司2025年5月第一次外委秩序服务采购(北京中铁华侨城和怡嘉园项目)招标公告 2025-05-01
- 广州市白云区螺涌村、松南村、松北村城中村改造项目AB3802042安置地块项目_广州市白云区螺涌村、松南村、松北村城中村改造项目AB3802042安置地块项目勘察设计施工总承包(EPC)招标公告 2025-05-01
- 广东开放大学智慧养老人才培养产教融合实训基地项目施工监理招标公告 2025-05-01
- 广州市金融城东区车陂村集体物业复建项目临时围蔽工程施工总承包招标公告 2025-05-01
- 泸州纳溪麒安汽车租赁有限公司2025年车辆保险采购公告 2025-04-30